高中历史

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在同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还有一个国际上前所未有的新创举,即同外国“半建交”或称“建立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代办”这个称谓和机构在国际上都没有先例。“半外交关系”也属一种正式的外交关系,只是关系尚未完全“正常化”,有待最后完成正式建交。这项创举在我国建国之初有助于(   )

A.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
B.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
C.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D.实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上海APEC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后,“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成普通侨民看待,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这体现的外交原则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一边倒”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另起炉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的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复辟”。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    )

A.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
B.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
D.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9年《人民日报》对联合国不满、批评和谴责的文章占当年该报纸关于联合国政治类文章的71.43%,1970年为17.24%,1971年为3.13%。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三世界国家控制了联合国
B.尼克松访华改善了中美关系
C.中国国内“左”倾思想得以根除
D.中国对美政策做出调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4年,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指出:“尽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剧变,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这些原则”指的是(     )

A.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美国提出的《独立宣言》中的有关原则
C.苏联“人道的社会主义”原则
D.殖民主义国家主张的“弱肉强食”原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里的“新的基础”主要指的是(    )

A.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一致性
B.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一讲话

A.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台
B.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D.反映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的邀请访问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缅甸人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国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兴区域国际合作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就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多边外交” D.独立、自主、非集团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4月10日,中国驻印尼大使谢锋发表讲话说,亚非各国领导人将于4月24日在万隆重演60年前亚非领袖的“历史性步行”。这主要是为了纪念(   )

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在谈及某项条约的签订时说:“我们打胜了国内的反动派。但是世界上还有反动派,就是我们国外的帝国主义。……我们需要有朋友……帝国主义者如果准备打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请好了一个帮手。”这项条约(    )

A.使中国收复领土的权利得到国际公认
B.有利于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
C.增进了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
D.开创了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