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保持了持续的繁荣和稳定。这主要是因为 ( )
A.香港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 B.“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结果 |
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实践 | D.中国和平外交战略实施的结果 |
“就在2l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下列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
A.香港回归 | B.澳门回归 |
C.“九二共识”通过 | D.《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B.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
C.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分子 | D.进一步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 |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该谈话( )
A.是“一国两制”构想正式提出的标志 |
B.已经包含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
C.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
D.体现了回避历史但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 |
“一国两制”的构想具有法律意义,是因为 ()
A.这是完成统一大业的必然选择 | B.香港、澳门实现了平稳过渡 |
C.代表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愿望 | D.由宪法规定,经全国人大会议通过 |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后,“一国两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中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政府解决港澳台问题及发展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
A.1972年美国政府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
B.1972年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
C.1978年美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
D.1992年海峡两岸就“一国两制”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
下列关于台湾问题的形成与解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 ②台湾问题由于涉及到美、日等国,实际已成为—个国际问题 ③我国政府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一国两制”原则 ④目前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是阻碍中国统一的主要障碍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④ |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放弃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 B.发展了《告台湾同胞书》 |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立场 | D.标志“一国两制”方针正式形成 |
2015年12月25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候选人首场政见发表会在台北登场,两岸议题是三位候选人争锋焦点之一。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谈及两岸关系时强调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发展两岸合作。“九二共识”指的是
A.和平统一祖国 |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C.加强两岸交流与合作 |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
中国网新闻中心曾发表评论指出:“九二共识”虽只是一个用词符号,……但其重要的部分则是两岸双方当时达成的共识内涵,即“□□□□”。这里□□□□处的内容是(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国两制原则 |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C.海峡两岸均坚持和平统一原则 | D.海峡两岸均放弃武力统一原则 |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A.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
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
D.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
1986年美国记者华莱士在采访邓小平时问道:“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惑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总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这说明对于台湾问题,中央政府的出发点是( )
A.保障民族关系的稳定繁荣 |
B.充分尊重台湾历史和现状 |
C.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 |
D.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
2015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6周年。它的发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并被看成是海峡两岸由对立走向对话的第一步。这主要是因为它( )
A.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
B.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
C.重申“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
D.倡议两党之间进行对等谈判 |
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本。……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据此,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
A.国家统一样本 | B.社会制度示范 |
C.文明交流枢纽 | D.经济发展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