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会要》卷78载:“有大狱即命中丞、刑部侍郎、大理卿鞫之,谓之大三司使。又以刑部员外郎、御史、大理寺官为之,以诀疑狱,谓之三司使。”由此可知,唐代大三司使和三司使的主要职责是( )
A.司法审判 | B.中央监察 |
C.宗庙祭祀 | D.选拔官员官吏 |
下表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 )
|
历史现象 |
原因 |
A |
“置市令,掌百姓交易之事” |
“京(唐都长安)夜市宜令禁断” |
B |
唐朝时兰州与河西走廊诸城以中转贸易为主 |
唐朝始开通陆上“丝绸之路” |
C |
扬州、越州在漕运粮食布帛以满足唐朝军国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 |
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 |
D |
唐朝后期益州(成都)“水陆所凑,货殖所萃”,成为大都会 |
唐蜀郡太守开凿了都江堰 |
元朝在中央设置的中书省职能相当于唐朝的( )
A.尚书省 | B.吏部 | C.门下省 | D.中书省 |
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隋朝开始,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逐渐成为历朝选官用人的主要制度。这一制度是( )
A.禅让制 | B.世袭制 | C.察举制 | D.科举制 |
比较下列两幅图,两种制度从阶级本质上看区别在于( )
A.左图反映了中国的民主,右图反映了美国的民主 |
B.左图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民主,右图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
C.左图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右图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
D.左图的官员都是任命的,右图的官员都是民选的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
②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
③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
④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
A.②③④① | B.②④③① | C.③②①④ | D.④②①③ |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其中反映九品中正制的主要标准的是( )
A.出身门第,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 |
C.立嫡以长不以贤 |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民国教育家杨昌济认为:“科举之弊,人人能言之,然强迫全国士于以读四书五经,亦未始无其效。彼多数之读经者,固志在科第,非真有取法古人之心,然沉浸于此不识不知之间,自隐受古圣先贤之感化”。这一说法旨在( )
A.指出四书五经的不足之处 | B.强调恢复科举制的必要性 |
C.肯定传统经典的教化作用 | D.批评知识分子的功利心态 |
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人口增长 | B.稳定地方秩序 |
C.完善政绩考核 | D.增加政府收入 |
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 |
B.儒生群体进入政权 |
C.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 |
D.士人官僚的“规谏” |
钱穆先生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据此可知,三省体制有利于( )
A.政治决策的民主化 | B.宰相参与决策 |
C.决策程序的简化 | D.加强中央集权 |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 B.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 |
C.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
《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A.继承周朝的分封制 | 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
C.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 D.汉武帝的“附益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