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说,在(古代)中国,实际上是人人绝对平等的,所有的一切差别,都和行政连带发生,任何人都能够在政府中取得高位,只要他具有才能。这里的“平等”是由于
A.世卿世禄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考试 |
中国古代某选官制度,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度( )
A.最早替代了“世卿世禄”制度 |
B.明确了士大夫为官的主要标准 |
C.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无法继续 |
D.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 |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其中反映九品中正制的主要标准的是( )
A.出身门第,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 |
C.立嫡以长不以贤 |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 )
①规定察举对象年龄必须在四十以上
②通过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
③结合科举考试制度多途径选拔人才
④尽量避免察举过程中的舞弊现象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②③④ |
(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硫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
A.君主专制加强 | B.宗法制发展 |
C.科举制范围的扩大 | D.中央集权加强 |
吕思勉《中国通史》中写道“隋炀帝本好辞华,所设的进士科,或者不过是后汉灵帝的鸿都门学之类。……这是制度本身的变化,不能执后事以论其初制的。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纪念的。”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德主才辅的人才观逐渐形成 |
B.科举从学术研究转为选才手段 |
C.选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D.选官考试内容日趋经世致用化 |
《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
A.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 |
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 |
C.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
D.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
A.丞相 | B.郡守 | C.县令 | D.刺史 |
西汉汉武帝时期设立了十三个州,其中十一个州的名称沿用了《尚书》、《周礼》中的州名。这反映了( )
A.地方行政区划变化 | B.儒学的地位在上升 |
C.监察体制走向成熟 | D.皇权专制得以巩固 |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
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 | B.限制商人的政策 |
C.禁止经商的政策 | D.反腐倡廉的政策 |
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
②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
③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
④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
A.②③④① | B.②④③① | C.③②①④ | D.④②①③ |
据史书记载:“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玄宗开元年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设吏房、户房等五房,分掌庶务,“其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这一变化说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职权重合 |
B.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处理政务的机关 |
C.宰相失去议定军国大事权力 |
D.唐初三省权力制衡关系被完全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