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闭关锁国政策 B.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C.腐朽的封建制度 D.限制手工业规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从经济、思想的角度看,明清时期的中国与欧洲有着不少相似的情况,体现出社会转型的前兆,一定程度上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C.“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D.“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棉纺织业发展迅速,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手工副业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B.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C.民主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女性逐渐摆脱家庭和传统思想的束缚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明清时,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地。以上材料不能反映出

A.明清时引进国外作物品种 B.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增强
C.棉花种植分布较广 D.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生产区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商业经济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图片记载的是一份关于盐井开采的盐业契约。由此可知当时(   )

A.盐业专营制度已被彻底打破 B.资本主义萌芽得到迅速发展
C.出现了部分近代经济的特征 D.官营企业主动吸纳民间资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中后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一些地区出现的历史条件有
①农业生产商品化,手工业出现新的社会分工
②江浙地区自南宋以来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③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尤其是蚕丝和棉花
④封建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江浙地区出现了316个市镇,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中介)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上述材料直接体现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有 
①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②商业市镇分布密集   ③商品经济占社会主导地位  ④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属于“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
①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                 ②出现了市镇经济
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历史部分
  • 更新:2021-09-2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
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l820年中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殴各国的总和占23. 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l.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机户”是指(    )

A.手工作坊主 B.雇佣工人 C.地主 D.佃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万历中期河南巡抚钟化民奏:“臣见中州沃壤,半檀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反映了
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②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③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