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某一学校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列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职业结构,如表:

 
自耕农
地主
佃农
工人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11%
23%
35%
21%
10%

 
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关中地区    D.明代江南地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该统计表反应了

 
年代
案件总数
长工案件
短工案件
雍正
1721—1740
40
19
21
乾隆
1741—1760
81
37
44
 
1761—1780
93
43
50
 
1781—1800
131
48
83
嘉庆
1801—1820
283
107
176

 
表 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
A.鸦片战争前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B.雇工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农业的雇工现象进一步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俗遂改。可见,韦宙

A. 反对俚民举办婚宴 B. 反对婚礼大肆操办
C. 认可俚民不迎私奔 D. 提倡婚俗完全汉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为简化教材内容,利用公式表示概念间的基本关系,下列表述基本正确的是
①小农经济 =农业+ 家庭手工业     
②资本主义 = 商品经济+雇佣关系   
③发昌机器厂 = 地主阶级+ 近代企业
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国家干预 + 垄断资本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不能反映出当时登州(    )
①自然经济解体     ②民营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腐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种“商业性农业”发展的实质是(     )

A.自然经济结构解体
B.政府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C.外国资本主义掠夺中国原料
D.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严重摧残近代化因素萌芽的政策或措施不包括

A.闭关锁国政策 B.官商分利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厉行文化专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的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一位学者分析说:“必有兄老先营货殖于前,子弟方得专事读书进取,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这则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商人子弟大量入仕,重农抑商政策被打破
C.士商融为一体,推动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D.商品经济发展使商人地位有所提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雇人织绸,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由此可知
①施复夫妇是机户 
②当时江南一些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③明代手工业还较落后
④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徐峰在《试论近代江南市镇的城市化》中认为:“湖州府所辖的乌青镇,明朝时除了四条主干大街外,另有街巷58条。镇中工商业(蚕丝、冶炼、编织、磨坊、染坊、造船、杂货等产业)发达。清末,乌青镇街巷规模有了明显扩大,新增加了8条主干大道,街巷增加了47条。”促进这一时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自然经济的瓦解 D.商品经济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汉代江南地区 B.明代苏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唐代关中地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
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C.西方的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
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