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材料二: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饿莩,饿死的人)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生产方式?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统治阶级采取了什么措施?并分析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
①商周   ②西汉   ③明清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六世纪中期,明朝思想家何心隐说:“商贾大于农工,士大于商贾,圣贤大于士”。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对社会成员掺职业或行业分类
②认为职业身份有贵贱
③时代背景是商品经济繁荣
④赞成推行重农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乾隆四十年(1775年),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B.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D.重本抑末政策有所松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海禁
C.抑制工商业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寒假作业改编)朝奉本是一种古老的官职。秦代有朝请,汉代有奉朝请,意思是“逢朝会请”,即每逢上朝便应召议事,并不实指某个官位。明清两代,徽商蓬勃崛起,“徽州朝奉”成了徽记富商和当铺掌柜的专称。“徽州朝奉”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

A.徽商唯利是图的本性 B.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走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虚伪的反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
B.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C.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理论认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必须全力发展农业技术,以至于欧洲工业革命时,中国农耕技术远远领先欧洲。农业技术的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所吞噬,而人口的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农业技术的改进。如此往复。较高的农业水平维持了巨大的人口。明末和清朝的中国遭遇到了资源约束的瓶颈,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由此看出,该理论试图分析(    )

A.中国小农经济的产生及其地位
B.中国农业技术领先欧洲的原因
C.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迟于西方的原因
D.中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表阐释题:比较两个城市布局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京城中政府设置的市有内外之分:“外市…系士大夫庶民之所用。”内市仅限宫廷中的贵戚和一些达官贵人,“如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亦于内市重价购之。”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B.明清时期市坊制度完全崩溃
C.政府所设市受到封建礼法束缚 D.内市的商品品种远比外市丰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重农抑商”的根本目的是

A.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 B.保护本国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C.保护本国于工工场 D.巩固封建统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扮演了天使和魔鬼的双重角色。下列是不同时期的民族主义口号,在历史上以进步意义为主的是(   )

A.“不用官兵,不用国努,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B.“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C.“去征服剥削掠夺乃至消灭劣等民族,乃是我无可推卸的职责与特权”
D.“我们要恢复罗马帝国的光荣,地中海是我们的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64年,浙江巡抚谭纶上疏称:“闽人滨海而居者,不知其凡几也,大抵非为生于海,则不得食。海上之国方千里者,不知其凡几也,无中国续棉丝帛之物,则不可以为国。禁之愈严,则其值愈厚,而趋之者愈众。”可见当时

A.福建民众唯利是图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C.海禁政策遭到质疑 D.东南沿海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史·苏绰传》:“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若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名郡县,守令随事加罚,罪一劝百。”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

A.当时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
B.地方官员负有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的任务
C.国家制定了一些与农业有关的法律政策
D.重农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清之际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中国未能乘着新航路开辟的东风与世界正常接轨,而是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经济发展的附庸。学界认为阻碍中国“正常接轨”的内因很多,其中主要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不如西欧国家发展迅速
B.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C.开口通商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进程
D.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