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船证明书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
B.加强外航海管理 |
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
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
C.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
D.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
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B.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
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
D.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
下列政策措施中,具有“抑商”作用的是( )
A.秦朝向农民征收实物税赋、劳役、兵役 |
B.汉朝开通陆上丝绸之路 |
C.隋唐时期鼓励海上丝绸之路发展 |
D.明清时期,采用白银收税 |
清代《履园丛话·产业》中“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的思想,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
A.封建国家重视农业 | B.商人地位低下 |
C.海外贸易不发达 | D.重农轻商的思想 |
康熙七年(1668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广东巡抚王任上疏请求复界,清廷以“海氛未靖”为由拒之,但默许“以海边为界……听民出田界外”。对此现象理解最全面的是
A.康熙年间曾一度松弛闭关政策 |
B.清廷已意识到闭关政策的危害性 |
C.清廷内部存在开放和锁国之争 |
D.小农经济的特点无须要对外开放 |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认为古代政府的抑商政策,“名为抑商,实为抑民间之商而重政府之‘商’”。下列最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秦国禁止弃农经商 | B.西汉盐铁官营政策 |
C.唐朝限制商人科举 | D.明清御用官窑瓷器 |
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后,一直到嘉靖时期,海禁政策时松时紧,总体上说是以紧为主。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现王直等民间海商集团,然而明政府认为其是与倭寇勾结的海盗行为,屡次镇压。以上现象造成的最深远影响是
A.王直等海商集团与倭寇勾结损害了政府利益 |
B.使沿海百姓丧失了部分经济收入 |
C.强化了海禁政策 |
D.扭曲了中国人的海洋观念,丧失了面朝大海发展自我的机会 |
范蠡提出:广粜(卖出)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故粜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平粜各物,治国之道也。”这里所说的“治国之道”是指( )
A.重农抑商 | B.农商并重 |
C.政府调控物价 | D.自由放任 |
明清京城中政府设置的市有内外之分:“外市…系士大夫庶民之所用。”内市仅限宫廷中的贵戚和一些达官贵人,“如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亦于内市重价购之。”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 B.明清时期市坊制度完全崩溃 |
C.政府所设市受到封建礼法束缚 | D.内市的商品品种远比外市丰富 |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重农抑商”的根本目的是
A.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 | B.保护本国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
C.保护本国于工工场 | D.巩固封建统治 |
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扮演了天使和魔鬼的双重角色。下列是不同时期的民族主义口号,在历史上以进步意义为主的是( )
A.“不用官兵,不用国努,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
B.“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C.“去征服剥削掠夺乃至消灭劣等民族,乃是我无可推卸的职责与特权” |
D.“我们要恢复罗马帝国的光荣,地中海是我们的海” |
1564年,浙江巡抚谭纶上疏称:“闽人滨海而居者,不知其凡几也,大抵非为生于海,则不得食。海上之国方千里者,不知其凡几也,无中国续棉丝帛之物,则不可以为国。禁之愈严,则其值愈厚,而趋之者愈众。”可见当时
A.福建民众唯利是图 |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
C.海禁政策遭到质疑 | D.东南沿海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