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本纪记载,西汉文帝二年正月诏曰“夫农天下之大本也,其开籍田,朕亲率耕”;景帝二年诏曰“雕文刻镂,伤农业者也;锦纂组,害女红者也”。对材料正确的理解是
A.汉初统治者关爱平民百姓 | B.汉初统治者倡导重农抑商 |
C.汉初手工业阻碍农业发展 | D.汉初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
明朝 “初,盛泽纺绸,乃是农家副业,无所谓工场。(明朝中期)农家织绸,卖于绸庄,为地该农家经济之主要收入,农田收获,反漠视之”。这说明明朝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 |
B.资本主义萌芽普遍深入农村 |
C.城市经济功能开始增强 |
D.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重要补充 |
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
B.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
C.强调重视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
D.其基点是努力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政治基础 |
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
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
C.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 |
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
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
B.“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C.“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
D.“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 )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
B.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属于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
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
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中国曾有过海洋文明,但后来被淹没了,翻翻史书,除郑和外再没有航海家被史书立传。这种文化现象从文明史观的视角审视,源于( )
A.古代中国缺少开拓意识 | B.受西方文明侵蚀的结果 |
C.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 | D.“重农抑商”观念 |
17世纪中后期,法兰西“始有船只赴中国之广州,但贸易额其微。”下列对“贸易额甚微”的主要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抵制 |
B.对外来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
C.政府的海禁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 |
D.法国机器生产产品价格较高 |
明清京城中政府设置的市有内外之分:“外市…系士大夫庶民之所用。”内市仅限宫廷中的贵戚和一些达官贵人,“如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亦于内市重价购之。”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明清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 B.明清时期市坊制度完全崩溃 |
C.政府所设市受到封建礼法束缚 | D.内市的商品品种远比外市丰富 |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重农抑商”的根本目的是
A.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 | B.保护本国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
C.保护本国于工工场 | D.巩固封建统治 |
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扮演了天使和魔鬼的双重角色。下列是不同时期的民族主义口号,在历史上以进步意义为主的是( )
A.“不用官兵,不用国努,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
B.“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C.“去征服剥削掠夺乃至消灭劣等民族,乃是我无可推卸的职责与特权” |
D.“我们要恢复罗马帝国的光荣,地中海是我们的海” |
1564年,浙江巡抚谭纶上疏称:“闽人滨海而居者,不知其凡几也,大抵非为生于海,则不得食。海上之国方千里者,不知其凡几也,无中国续棉丝帛之物,则不可以为国。禁之愈严,则其值愈厚,而趋之者愈众。”可见当时
A.福建民众唯利是图 |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
C.海禁政策遭到质疑 | D.东南沿海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北史·苏绰传》:“诸州郡县,每至岁首,必戒敕部民,无问少长,但能操持农器者,皆令就田,垦发以时,勿失其所……若有游手怠惰,早归晚出,好逸恶劳,不勤事业者,则正长牒名郡县,守令随事加罚,罪一劝百。”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
A.当时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 |
B.地方官员负有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的任务 |
C.国家制定了一些与农业有关的法律政策 |
D.重农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