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中国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林则徐建议制造炮船以抵御英国,被道光帝朱批为一派胡言 |
B.康有为抨击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 |
C.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
D.毛泽东提出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
近代中国思想界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演进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出现这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 B.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形成 |
世人曾对当时的某一著述作如此评论:“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 ( )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C.《孔子改制考》 | D.《新青年》 |
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因为他
A.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 B.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 |
C.编译外国的书籍,重新认识世界 | D.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
2011年为林则徐虎门销烟172周年。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但毛泽东也曾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则徐、孙中山都
A.都是开眼看世界的人 |
B.反对封建统治 |
C.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 |
D.反对外来侵略 |
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翻译了外国书籍 | 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 | 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 |
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可以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生产技术
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君主立宪政治的问题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京师同文馆在1869年设置的课程内容包括:外文、代数学、物理、化学、医药、外国史地、航海测算、汉文经学等。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重视传授西方科学知识
②旨在培养洋务所需人才
③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体现
④彻底否定了传统的儒家教育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最早提出来的是
A.魏源《海国图志》 | B.洪仁玕《资政新篇》 |
C.张之洞《中体西用论》 | D.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
“中体西用”主张认为
A.为维护清朝的统治,传统的“三纲、五常”可以稍改 |
B.器械工艺之类尽可改进 |
C.外国的科技和政治制度都比中国先进 |
D.“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外来东西不可轻信采用 |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这种言论应属于
A.西学东渐 | B.西学中源 | C.中体西用 | D.西体中用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
A.美国 | B.德国 | C.日本 | D.俄国 |
图是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A.重义轻利思想 | B.维新图强思想 |
C.实业救国思想 | D.中庸自保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