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了设计了如下的试题来重温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奋斗历程。请认真完成本题
你是一名记者,在1919年大学毕业后,写下了第一篇的报道,题目为《__________⑴__》,随后你为当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⑵______作了一个专访,并在一本名为《_______⑶__》的杂志上发表。从此你信仰了共产主义。1921年7月,你有幸列席了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你又参加了二大,并在会议上帮助起草了__________⑷__纲领。1923年你见到了孙中山先生,并主张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1924年国共实现合作,合作的标志是_⑸___;为此你进入了建立在广州的_____⑹_________学习,毕业后你成为了一名军官。为了消灭________⑺___,你参加了北伐,作战十分英勇。可惜在1927年的反革命政变中你遭到国民党的追捕,随后你领导了_______⑻__起义,不久你转移到了农村,并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可惜当时党内左倾错误严重,直到1934年10月,红军被迫开始了__⑼___,这时你才被任命为了团长,你率领先头部队进入了贵州,安排了中共中央召开了___⑽____会议,从此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之后你到了陕北并开始着手抗日。1937年__⑾___事变爆发,你领导的八路军开辟了____⑿战场;1941年,你亲自指挥了____⒀__以增强人民抗日的信心,在困难的时期你在根据地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八年抗战胜利后,你陪同了毛泽东飞赴___⒁_进行谈判,从而表明了中共和平的立场,但国民党还是挑起了内战,你率军进入东北,和林彪配合发动了___⒂___战役。1949年你参加了七届二中全会,并提出把党的工作重点从__⒃_转移到__⒄_,1949年10月1日,你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一同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颁布《苏维埃暂行选举法》、《选举细则》等法律文件,在革命根据地范围内开展民主选举,实行苏维埃代表制。工农劳苦大众取得这样的权力,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图1 苏维埃政权的选举        图2 苏维埃政权颁发的选民证
——引自高等院校教材《中国革命史》
材料二 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比较普遍的农村选举方式是红绿票法和豆选法。红绿票法属于票选法的一种,具体施行是这样的:发给投票人额定的红绿票,而让候选人坐在台前,背对着投票者,每人背后一个票箱,红票意味着同意,绿票意味着反对,投票人对每个候选人只能投一种颜色的票。豆选法是根据地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选举法,其法以豆粒(什幺豆子都可以,已经用过的有黄豆、绿豆和蚕豆不等)作为选票,每个投票人发给一定额数的豆粒,每粒表示一票。投票时让候选人坐在台前一排,背对着投票者,每人背后放一大海碗,投票人鱼贯而过,认为信得过的,就在他的碗里放下一粒豆子,豆多者当选。
——引自张鸣《中共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选举与文化回归》
材料三 一组抗战时期根据地的选举照片

请回答: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什么说“工农劳苦大众取得这样的权力,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2)根据材料,归纳概括抗日根据地民主选举的特点。
(3)抗日根据地在选举组织抗日民族政权的时候采取哪一重要原则实施?这一原则的实施有何积极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0年10月21日,中俄边境小城满洲里,二道街张姓木铺。两名伐木工,风尘仆仆而来。……店主把他们安顿下来。可5天后,二人却在店内暴亡。……但人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场持续6个多月、席卷半个中国、吞噬了6万多条生命的大鼠疫正滥觞于此。这一天是宣统二年九月二十三日,西历19l0年10月25日,例来被公认为东北大鼠疫的发端。后来经考证,其实早在1910年春夏之交,俄国西伯利亚就已经发生了疫情,但西伯利亚人烟稀少,居住分散,再加上俄国方面控制严密,疫情没有扩大。出于对自身的保护,俄国把大量疑似染病的中国劳工驱逐回国。劳工们带着病毒,沿铁道一路向南。……一时“疫气蔓延,人心危惧”,有如江河决堤,不可遏止。
——2009年2期《新华文摘》
材料二  19l0年12月初,外务部右丞施肇基收到了俄日两国的照会,俄国和日本以清政府无力控制疫情为名,要求独立主持北满防疫事宜。……早年曾赴美留学的施肇基深谙国际外交,他知道答应俄日两国独立主持东北防疫的要求,无异于把东三省的主权拱手送出。……只有控制住疫情才能堵住列强之口,而且主持东北防疫的绝不能是外国人。
——2009年2期《新华文摘》
材料三 日内瓦2009年11月6日电,世界卫生组织6日发布通报说,近来一些国家报告在猪、猫等动物身上检测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各国应密切关注甲型流感在动物中的传播,监测病毒可能出现的变化。
——新华社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政府针对鼠疫采取的措施。导致了什么后果?在中国,鼠疫是通过哪些渠道蔓延扩散的?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日要求“独立主持北满防疫事宜”的目的。当时清政府官吏施肇基等人对此问题的认识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当今社会在应对流行性疾病时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何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
——《时报》(1912年3月5日)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是如何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开闸门的?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珍贵的精神财富,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五四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历史上的爱国主义相比较,具有本质的进步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怎样的鲜明时代特征?
材料三 中央党校郭德宏教授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伟大抗战塑造了伟大民族精神,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塑造了怎样的“民族精神”?试举一例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6分)
(4)综合上述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主革命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任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据图,回答

(1)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
(2)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各种灾难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史既是一部灾难史,也是一部与灾难抗争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易》有云:“水火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礼记,王制》:“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食,九年耕必有三年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汉书,食货志》:“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 , 以利农;合贵时减其贾而粜,名日常平仓”。
材料二:黑死病毫无偏倚的把死亡带到每个人面前,全家死光的贵族留下了大量的荒芜土地,由于没有劳动力,薪水不得不提高,农民有了收入来买下闲置的土地,结果他们中有多人成了拥有土地的新贵族,农奴阶层由此瓦解。灾难之后,许多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经济增长,传统的地租形式基本失灵,使商品式的经济得到萌芽,特别是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方面的转换。对“少数群体” 犹太人、穆斯林、外国人、乞丐以及麻风病人的迫害开始出现,这些人被指责为是“造成”瘟疫的祸端。人们由于黑死病的侵袭懂得了许多卫生习惯,这样,欧洲的下水排污系统才得到了彻底的改善,一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为英国伦敦宽敞有如隧道的下水管感叹。除此以外,火葬开始成为最重要的丧葬方式;原本位于房间中央的壁炉被移到了墙边;房间也变得更加坚固,开始采用灰泥或者石头来代替木版。
在宗教方面,经过这次死亡大灾难的洗礼,充分暴露出教会的无能,人们清楚地洞悉了称万能、救世的宗教与教会,在灾难面前竟然同样毫无作为。从而对宗教的传统权威性产了了很深的、合乎情理的怀疑与动摇。人文主义的思想开始复苏,文艺复兴的萌芽开始孕育。艺术家的作品中不再是宗教形象一统天下,悲观和抑郁的情绪,赎罪和死亡的主题成为这个时期的重要题材,以至后来才发展出歌特式的风格。
更重要的是,由于黑死病肆虐,大学宣布停课,政府不准人们离家远行。正是这个时期,使一位名叫伊萨克牛顿的年轻人在此期间由无穷等比级数的解法创立出一门很重要的数学学科一一微积分。
一一据维基百科整理
材料三:1 9 2 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里氏7. 9级地震,接着又引发了了火灾、海啸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东京地区有超过14万人死亡。这是日本历史上造成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史史称关东大地震。一战时日本经济获得迅速发展,但战后发展经济的各种有利条件消失,经济发展减慢。关东大地震引发了震灾经济危机,自此日本经济长期陷入危机和慢性萧条状态。在政治上,关东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加大了对对社会主义运动、工人运动的打击力度;与此同时,日本国内极端民族主义的倾向进一步增强。
一张经纬《对20世纪3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危机的再认识》
材料四:近代以来英国针对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部分法律

一一据梅雪芹《历史学与环境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结中国古代对付灾荒的思想和举措。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其他重要举措。(3分)
(2)依据材料二评价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对日本而言,“战后不利条件”有哪些?(4分)日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和对世界的影响。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列举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有利于环境改善的因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在占领南京后的六周内,日军以集体枪杀、焚烧、活埋、砍头、军犬撕咬等极期残忍的手段,对手无寸铁的南京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一场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死亡人数达30万人以上。
材料三:近年来,日本政府在各种场合拒不承认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并且修改了中学历史教科书,拒不反省自己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思考,请你再举出日本在全面侵华期间制造的两例暴行。
(2)从世界和平的角度思考,由材料一、二中日本这种做法,你想到了什么?
(3)2010年,中日两国围绕哪个地方出现了严重的外交冲突?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威胁人类进步和安全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4)某班为纪念抗战胜利准备出一期主题墙报,请你参与这一活动,你将通过哪些途径去搜集有关资料?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15分)20世纪两次大战中,中国政府都是参战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爆发,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的觉察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并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袁世凯先是准备派兵参加欧战,但日本听到风声后由于害怕中国参战将使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增强不利日本在华利益,先是外交上极力阻止,不果后竟然使用武力威胁。在日本的蛮横威胁下,梁士诒不得不想出用“劳工参战”的新方法。
在一战期间,共有来自包括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省14万中国人作为劳工被派往欧州去作战争勤务。这些“华工兵团”在战争前线挖战壕,修工事,每天报酬仅仅5法郎,并先后有2万多人被德国的炮火炸死在战场上。
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熙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美国出版的《中国学生月半刊》则写道:“一战赴法华工乃中国派往世界的信使,他们回国后将成为传播欧洲文明最有力和最有效的桥梁。”同时,他们也把中国的太极拳传到了欧洲。也有人这样评价这些华工:“中国的地位不是外交家在辞令中争来的,而是被外国人践踏的华工用血肉之躯争来的。”
材料二:抗日战争爆发后,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材料三:

联合国维和行动        反战和平运动    1986年中国发行的国际和平年纪念邮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梁士诒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的理由。中国最后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参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阐释以该种方式参战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并由此说明中国战场在二战中的作用。
(3)进入21世纪,战争威胁仍然存在,但和平力量不断增强。请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前制约战争的因素有哪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百年来农家百姓对联内容的演化折射出了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巨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湖南某农村春联:“和为贵,三民主义指导革命;斗则胜,一切权力收归农会”。
材料三:20世纪40年代初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材料四:1946年某农村百姓家春联:“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1)该春联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2)指出该春联反映的历史现象。
(3)从该联可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4)指出出现该春联的历史背景,结合历史事实说明春联的愿望是否实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江流域历史悠久,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汉、唐、宋时期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
我国汉、唐、宋时期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人/平方公里)

资料来源: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4、8、28、40
材料二……工厂内迁前后历时3年多,到1940年基本结束。其迁移的先后顺序,首为“国防上即可利用者”,次为“现在民生必需者”,再次为“不属以上两种而可藉培植工业中心者”,最后是“保全资源免资敌用者”。,到1940年底,经国民政府促助内迁的厂矿共约450家,机件共约重12万吨,随厂矿人口约10万余人,其中技术工人1.2万多人。内迁大中小学等教育机构迭1214家,国民政府也加强了航空、水运等交通运输建设,为经济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在农业方面,通过建立农业金融网,推广农业改良、督促垦荒、兴修水利等措施,发展农业生产。
一李沛成《云贵川工农业发展》
(1)根据材料一,说明长江流域人口密度变化情况及呈现出的经济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促助内迁”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州,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四: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时间和标志。
(2)请用所学知识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
(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为反帝反封建,成功地进行了两次合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中共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教训?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主要背景是什么?这次国共合作最主要的成果是什么?
(3)由此得出的启示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如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937年)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1945年)
材料三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谓“日蒋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应予废除)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全民族的抗战中,国共两党各形成了怎样的战场?两个战场是怎样的关系?
(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
(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材料四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国歌《天佑女王》产生于18世纪40年代,是称颂英国国王的歌曲。其大意是:“上帝保佑女王,祝她万寿无疆,神佑女王。……愿上帝恩泽长,选精品,倾宝囊,万岁女王!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材料二 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诞生于第二次英美战争期间的1814年。当时,有一位名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美国律师乘船到英舰交涉释放被扣留的美国平民。他目击了英军炮轰美国目标的经过,忧心如焚。次日早晨,当他透过战场上的硝烟看到星条旗仍在要塞上空猎猎飘扬时感慨万分,于是激情满怀地写下了《星条旗永不落》这首诗。诗歌很快不胫而走,后被配上曲谱后流传全国。193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星条旗永不落》定为国歌。其大意是:“啊!在晨曦初现时,你可看见是什么让我们如此骄傲?……烈火熊熊,炮声隆隆,我们看到要塞上那面英勇的旗帜,在黑暗过后依然耸立!……”
材料三  近代清朝最初是没有国歌的。1896年,清朝政府派遣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赴西欧和俄罗斯访问。欢迎仪式上,主方要演奏中国的国歌,李鸿章傻了眼: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国歌是什么。没办法,只好把它理解为一首中国的歌曲,临时找了一首适合清政府口味的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古曲,作为国歌临时使用。歌词是:“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此曲后来改称《李中堂乐》,算是旧中国最早的一首”国歌”,但这并不是清朝官方版的国歌。1906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暂定为清朝代国歌。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巩金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嗥,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
材料四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材料五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接受徐悲鸿建议,采用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新中国的代国歌。其中包括我们所熟悉的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材料六诗人欧仁·鲍狄埃在经历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战斗后满怀悲痛地创作了振奋人心的诗篇《国际歌》歌词,表达了无产阶级永不屈服,一定要最后消灭世界上一切剥削阶级的气壮山河的誓言。后来法国工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将歌词谱上雄浑悲壮的乐曲,号召全世界受苦的人起来为真理而斗争,无产阶级要胜利全靠自己。1917年十月革命中,进攻冬宫的工人士兵就唱着《国际歌》夺取了冬宫,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歌〉一直是苏联的国歌。《国际歌》的中文歌词最早出现于1920年,是由郑振铎翻译的。如今《国际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
(1)自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英国国王就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是,英国国歌为什么还要如此称颂女王?(8分)
(2)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英美战争对美国来说,主要是希望完成怎样的历史使命?(4分)
(3)从《李中堂乐》到《巩金瓯》,大清帝国第一首国歌的诞生反映了什么历史主题?(2分)清政府为何最终正式采用《巩金瓯》作为国歌?(4分)
(4)依据材料四分析,中华民国国歌所称“东亚开化中华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是什么?(2分)如今,中华民族已经结束了受侵略遭奴役的历史。然而,我们仍然以《义勇军进行曲》为我们的国歌。请你就此谈谈自己的见解。(5分)
(6)写出鲍狄埃经历的这场战斗的名称。《国际歌》为什么“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1 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材料三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这句话?“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是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民主”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所说美国的民主政体吸取了英法文明的哪些精华?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说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