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等,我国古代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地域决定政治 |
B.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
C.统治阶级加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 |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
穿越历史时空,假设你和甲、乙、丙三位同学回到西周武王时代,请判断你们谁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你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后归附周武王 |
B.甲同学曾随武王伐纣,立下汗马功劳 |
C.乙同学出身于平民,但才能、人品俱佳 |
D.丙同学属于西周姬姓王族成员,整日养尊处优 |
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西周礼乐制的实质是
A.用于处理阶级关系的原则规范 | B.维护贵族生活享受的制度 |
C.宗法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 D.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 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
C.龙生龙,凤生凤 | D.立嫡以长不以贤 |
“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宗法制,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最大的特点是长子继承制 |
B.西周推行宗法制的主要作用是缓和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
C.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所以鲁国内部再分封当然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
D.大宗和小宗既是兄弟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历史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
A.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秦亡不是因为郡县制 |
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越州白瓷工艺高超 |
C.(唐)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科举制中进士科难度更大 |
D.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姬姓是分封的主体 |
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
A.分封制 | B.科举制 | C.察举制 | D.宗法制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 | B.土地和耕牛 | C.土地和人口 | D.人口和铁犁 |
2010年央视春晚成龙深情演唱《国家》,歌曲将国的强大与家的祥和完美呈现,诠释了国与家的血脉相连,让亿万中国人在感动之余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古代把“国”与“家”结合起来的制度是( )
A.王位继承制 | B.宗法制 |
C.分封制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C.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 |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段话说明,该时期
A.经济领域已发生较为深刻的变化 | B.面临激烈的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 |
C.处于王室衰微与诸侯纷争的境地 | D.经济迅速发展与周王室权势渐强 |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解释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王国维先生所谓的“天”是指 ( )
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 | B.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 |
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 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
史载周公制礼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最为恰当 ( )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 |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