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践行天理需要培养严肃的、谨慎的、一贯的精神态度,具体应做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所谓“外无妄动”,即是在容貌、服饰、态度、动作上都要整齐严肃,“坐如尸,立如斋,头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恭,口容止,气容肃”。外无妄动,便自然内无妄思。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守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己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守仁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在此他强调了(   )

A.信仰儒学的正当性和必然性 B.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
C.认知天理的渐进性和深刻性 D.伦理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宰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据此分析,论者认为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明显影响应该是(  )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时,枢密副使任布娶了寡妇李氏,李氏相夫教子,被传为佳话。明初,进士王希曾请求为曾改嫁的母亲守孝三年,明太祖以“失节”为由,只准一年。这反映了(  )

A.北宋枢密院权力逐步扩大 B.明代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C.北宋时心学成为官方哲学 D.明代商品经济落后于宋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思想家主张:“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下列言论与之相符的是(  )

A.“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B.“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皆格物之谓也”
C.“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A.融合阴阳家、法家思想以及黄老之学而形成了新儒学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
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C.理学对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
D.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

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B.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
C.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D.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董仲舒儒学思想和程朱理学在理论体系建构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

A.借鉴外来思想,为我所用 B.继承先秦思想,亦步亦趋
C.吸收其他思想,糅合改造 D.历经多人探索,前后相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与朱熹理学同时,还存在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等学派。以下主张属于陆九渊的是(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行合一
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隋文帝在强调“儒学之道”为治国根本的同时,也认为:“佛法玄妙,道教虚融,成降大慈,济度群品”“法无内外,万善同归;教有深浅,殊途共致。”这些主张

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导致佛道在隋朝取得统治地位
C.体现了三教调和之风 D.体现出儒佛道三教的趋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西学东渐的影响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文化政治中心东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成为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   )

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B.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
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
D.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修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