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从汉朝以后到唐代,儒学的内在传统中断了,变成了比较注重文献、历史,宋代的理学就致力于把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接续起来。宋代理学接续“儒学内在传统”的是(    )

A.理生万物 B.格物致知
C.心即理也 D.强调人格、修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宋儒于科举制度下发挥以学术领导政治之精神。尊师相,抑君权,虽亦有流弊,要不失为历史之正趋。明太祖、张居正则皆此潮流一反动也!”钱穆意在强调(   )

A.科举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B.宋朝理学洋溢着革新精神
C.废除丞相与历史趋势相悖
D.宰相制度能有效抑制君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汉赋和唐诗 B.话本和小说
C.元曲和傩戏 D.风俗画和文人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下列选项能支持“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观点的是

A.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B.理学兴起,儒学复兴
C.文化的世俗化趋势 D.中枢权力的制约机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昔闺中韵事,日焚香读书,日燃脂写韵,今则以吸烟代之。吾人如涉足梨园及游戏场所,可见粉白黛绿者流,十之七必以纸烟实其樱唇,恣吸若狂,而昔人之所谓口脂香者,悉变为烟臭矣。”(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这说明当时部分女性

A.社会地位逐步提高 B.思想获得彻底解放
C.经济收入大幅增加 D.价值追求严重畸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

A.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
B.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
C.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袁宏道在《东西汉通俗演义序》说到:“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项羽不渡乌江、王莽篡位、光武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自朝至暮,自昏彻旦,几忘食忘寝,讼言之不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理学的发展增强了文化的教化功能
B.明代通俗文化的兴起扩大了民众对政治的关注
C.伴随商品经济发展,明代通俗文化进一步普及
D.两汉的政治制度对明代百姓有很强的吸引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朱熹家训》云:“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与此思想相一致的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道不谋其功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儒家观念中破坏先人遗体就等于对先人不敬。虽然宋朝政府严禁火葬,却屡禁不止。当时火葬率最高的地区是两浙路(今浙江一带)。宋代火葬流行的原因是(   )

A.受到墨家思想影响 B.儒家伦理观念弱化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防止瘟疫广泛传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B.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思想的进步性
C.批判了陆王心学的空谈流弊
D.一定程度上是对孔孟儒学的回归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守仁(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答罗整庵少宰书》)这一言论
①受南宋陆九渊的思想影响
②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获得新知
③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
④体现出一定的独立自由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寅恪认为宋朝“尚气节而羞势利”,这是因为当时(    )

A.理学逐渐盛行 B.商品经济繁荣
C.儒学受到冲击 D.中央集权加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而清人戴震指出:“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礼杀人”。这说明封建思想文化

A.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B.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消极的
C.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D.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