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孔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陆九渊 |
佛教主张出家,本有悖于孝亲的儒家伦理,但是东晋高僧慧远却提出了“忠孝之意,表于经文”的论断。这说明( )
A.佛教传入后出现本土化趋势 |
B.儒佛两家思想主张相互对立 |
C.佛教开始动摇儒家正统地位 |
D.佛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 |
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在它的初创和发展时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一旦被统治阶级看中,当作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会被窒息。程朱理学的演变正是如此。下面不能说明材料观点的是( )
A.格物致知客观上有利于求科学之真 |
B.重义轻利阻碍商品经济的转型发展 |
C.理学取代儒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
D.官方哲学左右知识分子的治学态度 |
宋代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成为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 )
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
B.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 |
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 |
D.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修养 |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 B.从天人感应出发 |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 D.从人的本性出发 |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 D.人的 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D.“因信称义”,“致良知” |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
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 |
B.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 |
C.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 |
D.明确学生最高学术目标 |
中国经典文化精品《弟子规》是清代后期影响最广的儿童道德启蒙读物,右图中有一句“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突出反映了清朝教育( )
A.提倡家庭自身教育 |
B.注重儒家伦理教育 |
C.鼓励儿童全面发展 |
D.渗透天人感应思想 |
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 )
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
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臣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②③ | B.①④ | C.①③④ | D.③④ |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
A.格物致知 | B.心即理也 | C.发明本心 | D.致良知 |
何谓美女?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标准。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美女的主导性标准。而到了宋代,标准则变为文雅与自我克制,缠足后的纤纤小脚成为美女的重要条件。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 B.女性文化涵养的提高 |
C.男性审美观念的变化 | D.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 |
与朱熹理学同时,还存在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等学派。以下主张属于陆九渊的是(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行合一 |
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C.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
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灏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
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分 |
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 |
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 |
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