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

A.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秦朝“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下列关于这两种文化政策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者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
B.两者都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政治制度决定思想文化的不同命运
D.两者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统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名田:名下的土地),以赡不足”。对上述建议理解正确的是(    )

A.不赞成儒家借鉴古制的传统 B.平均分配土地以缓和矛盾
C.取消土地私有以恢复井田制 D.限制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

A.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 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 D.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不是不强调法律,儒家强调的是习惯法,就是君主与士人共治的法律。”( 《佯儒实法——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社会的统治真相》 )材料中“儒家强调的习惯法”的含义是(   )

A.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
B.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理念
C.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D.以理学为主导的官方哲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以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私学文化”与“帝国文化”的区别在于(  )

A.是否兼容并蓄 B.是否包含民本思想
C.产生的根源不同 D.政治地位不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    )

A.课程设置多样化
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
C.向社会下层扩展
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何兆武等人认为董仲舒的思想“已经不是先秦儒家的本来面目,而是经过一番改造以适应汉王朝封建统治阶级政治需要的儒家学说”,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表现为

A.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B.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C.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     )

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
B.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
C.文化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D.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成语“萧规曹随”反映的汉初主要的政治统治思想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道家的黄老之学 C.墨家的“兼爱”思想 D.法家的法治思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董仲舒儒学的核心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是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确立正统地位的( )

A.唐太宗 B.宋太祖 C.汉武帝 D.秦始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为此,他向汉武帝提出:(  )

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
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