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大学士等曰:“朕不时观书写字,近侍内无博学善书者,以致讲论不能应对。今欲于翰林内选择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但伊等各供厥职,且住外城,不时宣召,难以即至。著于城内拨给闲房,停其升转,在内侍从数年之后,酌量优用。再如高士奇等能书者,亦著选择一二人,同伊等入直。尔衙门满汉大臣会议具奏。(《清圣祖实录》)该谕旨的目的是( )
A.选侍从陪皇帝读书写字 |
B.成立机要秘书班子,帮助皇帝理政 |
C.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权 |
D.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
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还得到延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 B.封建统治腐朽黑暗 |
C.内阁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 | D.宦官专权控制朝政 |
中书省向政府提出建议,议好后便呈交皇帝检察。当皇帝认可时,便在其中写“可”,不同意则交回中书省。故此皇帝无提议权,只有赞同权。而皇帝签“可”后,交门下省审查,若门下省同意,才交尚书省执行。任何政令未经中书、门下而发出者均属违法。换句话说一切皇帝诏令,必经中书门下两省。这表明( )
A.皇帝在工作流程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
B.三省的长官是国家的最高决策者 |
C.三省六部的目的是限制皇权,防止政令失误 |
D.三省的权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 |
史官记史重视“言”与“事”。下列人物“言”、“事”对应正确的是 ( )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君主集权加强 | B.皇权逐渐衰弱 |
C.内阁取代六部 | D.首辅权力失控 |
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此单元的主题应是
A.专制集权的加强 | B.思想控制的加强 |
C.文化专制的强化 | D.特务统治的强化 |
自秦至清,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皇帝集权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形成新 的决策核心。下列史实与这一方式不符合的是( )
A.汉代形成“中朝” | B.唐朝设立三省六部 |
C.明成祖设立内阁 | D.清雍正年间设军机处 |
葛荃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教程》中提到:“官僚制下的官吏系统是君权统治的延伸,朝臣贵族和各级官吏所拥有的只是从王权派生或分解出来的政治经济特权,而非法定的以自由和平等为前提的‘政治权利’”。材料最能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家国一体 | B.专制主义 |
C.事君以忠 | D.尊君敬祖 |
《起居注》是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了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朝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撰《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
A.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
C.清代君主权力不再受到制约 |
D.记注官的设立削弱了相权 |
《大明律·吏律》中“大臣专擅选官”、“文官封公侯”、“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死罪条款为明律所特有,主要反映了明代( )
A.法律体系臻于完善 | B.强化律令的教育和宣传 |
C.官员素质明显下降 | D.君主专制日趋强化 |
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在《使西纪程》中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西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靠圣人治国的情况不是代代都有的 |
B.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 |
C.中国“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 |
D.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 |
隋唐创建科举制度之后的千余年之中,有关该制度的存废之争曾多次发生,如唐代的“府学之争”;宋经术与文学之争;王安石变革考试内容,改诗赋为经文;明太祖朱元璋罢停科举等。科举制“存废之争”的实质是( )
A.君主专制是否加强 | B.对科举制利与弊的思考 |
C.文化学术自由讨论 | D.民主权利能否得到保障 |
“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
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
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 D.中枢机构设置调整 |
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既无官署,又无专官,更不许设书吏和办事人员。其成员都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指定,均为兼职。该机构是( )
A.军机处 | B.内阁 | C.议政王大臣会议 | D.南书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