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政治黑暗、官场腐败,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上述情况在当时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
A.破坏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
B.不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
C.助长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
D.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
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行省制的推行 | B.丞相制度的废除 |
C.内阁地位的上升 | D.军机处的设立 |
《清稗类秒》载:光绪皇有一次阅考卷,发现大多数考卷“意皆从同”。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八股取士的弊端 | B.古代选官制度的弊端 |
C.科举舞弊的结果 | D.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
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天人合一 | B.皇权至上 |
C.皇位世袭 | D.天人感应 |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 | B.胡惟庸集团 |
C.宦官集团 | D.宰相制度 |
明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
A.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的治国理念 |
B.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
C.文化专制开始影响了市民生活 |
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 |
有学者说:清初,摄政王多尔衮挟持幼主,权倾朝野。顺治朝修史夸赞他的功绩,回避其杀害功臣的事实;康熙帝夺回权力后修史记录了他擅权欺君的罪行;乾隆朝修史时则为称述先祖功业肯定了他的功绩。这位学者意在( )
①强调史学理论是影响历史解释的重要因素
②指出政治需要损害了历史记载的真实性
③倡导对同一历史人物必须要有不同的评价
④说明古代官修史书具有政治说教的功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明以前各个王朝,凡君主年幼,必定有他的叔父、堂兄这样的人物代为摄政,而明代则规定,皇帝的叔父、兄弟以及除皇太子以外的儿子,一到成年就应当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谓之“之国”。“之国”的出现
A.有助于皇权摆脱支系牵制 | B.严重威胁了君主专制制度 |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 D.充分体现了分封制的弊端 |
《四友斋丛说》讲了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的亲身体会:“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内阁)张先生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内阁)夏先生,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内阁)严先生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
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 |
C.明朝的礼仪制度日益规范 |
D.皇帝的威权被宦官分割 |
一位中学生准备写一篇有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的历史小论文,下列观点中符合这—要求的有( )
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
B.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
C.元朝通过设置行省削弱相权 |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
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指出,皇帝对官员常有一种复杂的心理。一方面,他离不开官员;另一方面,他又近乎本能地认为帝国的事情会坏在这帮家伙手里。下列哪些属于皇帝为了避免“帝国的事情会坏在这帮家伙手里”而采取的措施( )
①汉武帝设中朝 ②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
③元朝设中书省 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