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格是况浩林编著《简明中国近代经济史》1760—1833年中国与英国进出口贸易价值及其指数(价值单位:银两;指数:1780—1784年=100)
年度 |
进出口共计 |
进口 |
出口 |
|||
银两 |
指数 |
银两 |
指数 |
银两 |
指数 |
|
1760-1764 |
1,449,872 |
42.8 |
470,286 |
36.1 |
979,586 |
47.0 |
1770-1774 |
3,585,524 |
105.9 |
1,466,466 |
112.6 |
2,119,058 |
101.7 |
1780-1784 |
3,385,277 |
100.0 |
1,301,931 |
100.0 |
2,083,346 |
100.0 |
1790-1794 |
10,851,405 |
320.5 |
5,007,691 |
384.6 |
5,843,714 |
280.5 |
1800-1804 |
15,272,029 |
451.1 |
7,715,556 |
592.6 |
7,556,473 |
362.7 |
1820-1824 |
16,341,267 |
482.7 |
6,525,201 |
501.2 |
9,816,066 |
471. 2 |
1830-1833 |
17,285,309 |
510.6 |
7,335,023 |
563.4 |
9,950,286 |
477.6 |
表中信息说明( )
A.中国对外贸易量增长,反映中国实际上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中英贸易中中国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进口的增长速度,中国处于出超
C.中英贸易中中国进口增长的速度超过出口的增长速度,中国处于出超
D.中英贸易中中国进口增长的速度超过出口的增长速度,中国处于入超
1534年与1800年,中国金银比价从约1:6.36变为1:15.4,导致该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丝茶外销,大量白银流入 | B.西人东来,黄金流入欧洲 |
C.康乾盛世,社会经济繁荣 | D.鸦片走私,中国白银外流 |
为了加强对外贸的管理,元朝政府制定了市舶法则,规定由市舶司审批出海贸易的船只,人员与货物,发给公验、公凭.外国商船载货出口,也以例抽分。这可以说明的问题是( )
A.元朝的外贸收入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
B.市舶司自秦代权力就很大,可以管理与外贸有关的所有事宜 |
C.元朝重视外贸,这与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有关 |
D.说明元朝仍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
①商品经济发展 ②文学艺术的世俗化 ③市民生活丰富 ④市坊制度的完善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清代实行白银、铜钱双本位货币制度,清廷规定白银一两兑换制钱千文,但二者关系却不平衡,乾隆中期之前表现为钱贵银贱,道光年间表现为银贵钱贱,导致这一变化的应是
A.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长期出超 | B.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
C.国家减少了铜钱的铸造发行 | D.对外贸易顺差变为逆差 |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
A.生活习俗改变 |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
C.官府鼓励经商 |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
徽商“贾而好儒”,明清商业重镇浙江南浔也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书场与机杼声往往夜分相续”之说,从商入儒乃是包括山西、闽粤在内的绝大多数明清商人的实际选择。这说明
A.商业发展猛烈冲击传统社会秩序 |
B.科举仍然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 |
C.成就功名需要强大经济基础支撑 |
D.商业价值得到社会风尚的普遍认同 |
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近年士大夫享太平之乐,以其聪明寄之剩技,吴中缙绅,则留意声律。又如案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朴不尚雕镂,寄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西学东渐导致封建士大夫兴起研究西学之风 |
B.资本主义萌芽导致江南地区贫富差距明显 |
C.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江南地区休闲文化盛行 |
D.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文化复古潮流 |
中美两国的首次通商是从1784年开始的。担负首航任务的是一艘被命名为“中国皇后号”(THE EMPRESS OF CHINA)的商船。对此,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皇后号”隶属于清政府
B.该商船当时在中国停靠的港口是广州
C.该史实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的倾向性
D.中美贸易得到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许可
《明宪宗实录》记载:“近来京城内外风俗尚侈,不拘贵贱,概用织金宝石服饰……上下仿效,习以成风。”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市民阶层的崛起 |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理学思想受到冲击 |
清代有“天下四大镇”:景德镇至明清,窑灶林立,发展成为瓷器的最大产地;朱仙镇元开贾鲁河,成为通往开封的水陆转运点,至明清逐步发展为商业大镇;佛山镇,因“工擅炉冶之巧,四远商贩恒辐辏”,民庐达万余家。汉口镇,明成化间汉水改道,因其地当江汉交汇之处,商贾日盛,嘉靖间成为镇。根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 )
A.区域经济中心开始崛起 | B.工商业发达,地处交通要冲 |
C.专业化工商业城市大量出现 | D.城市对外贸易比较活跃 |
李攸《李朝事实录》云:“……益州……诸豪以时聚首,同用一色之营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每岁丝蚕米麦将熟时,又印交子一两番,捷如铸钱,收买蓄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交子的印刷及管理比较规范 |
B.钞币的流通地域仅限于四川 |
C.商品经济发达带来钞币的产生 |
D.地方豪商协商并由官府印制钞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