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②③ |
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汉代长安 | B.唐代洛阳 | C.北宋东京 | D.元朝大都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说道:“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这些商品包括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和酒等。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盐铁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这段话揭示了中国
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
B.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
D.历代政治出现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 |
清乾隆年间一个地主家庭的四个儿子的择业选择,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①老大能歌善舞,在北京表演京剧
②老二精明能干,在上海从事进出口贸易
③老三子承父业,在家乡购田置产,安居乐业
④老四去了山西平遥,和朋友合伙兴办票号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③ |
清人郭嵩焘说:“中国商贾夙称山陕,山陕人之智术不能望江浙,其推算不能及江西湖广,而世守商贾之业,唯其心朴而心实也,”对这一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江西湖广商人善于把握商机 | B.晋商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诚信 |
C.江浙商人富于经商能力 | D.晋商因朴实而从事商业 |
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④ |
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的。”下列史实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
B.宋代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 |
C.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
D.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
孔子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大力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行为,羊贩子吴狱氏再“不敢朝饮其羊”(早上卖羊前先让羊多喝水以增加重量)。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孔子依靠法制维护市场秩序 | 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 |
C.孔子反对商业欺诈 | D.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
《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青年男女恋爱完全没有自由 | B.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式 |
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 | D.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束缚人们思想 |
徐光启《农政全书》载有:“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指明朝的灶户,是以熬制食盐、缴纳盐课的方式为朝廷服役的户籍,他们可以开垦明朝廷拨给他们的土地作为服盐役的生活保证)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这说明
A.明朝鼓励垦荒,发展粮食生产 | B.明朝棉花种植面积扩大 |
C.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是主流 | D.棉纺织业是税收主要 |
洋纱由机器生产,生产技术先进,做工精良,价格便宜,舒适感较好;而土纱由手工制作,效率低,价格高,做工粗糙,制成衣服舒适感较差,故近代“洋纱一项进口日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 B.传统棉纺手工业逐渐失去竞争力 |
C.中国南方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 D.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
对下图中所蕴含信息分析理解正确的是( )
①粮食交易突破了地方市场的局限
②增辟商业路线、长距离运销兴盛
③大一统的局面保障了国内统一市场
④市场化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主流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②③④ |
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群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 )
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 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
C.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 D.旧式商贾与权贵的钱权结合 |
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
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