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里说北京城“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聚于燕”,“远方异域之人不避间关险阻,而鳞次辐辏,以故蓄积为天下饶”。从中可以看出北京城是
A.边塞城市 | B.工商城市 | C.消费城市 | D.军事城市 |
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述道:“人聚于乡而治,聚于城而乱。聚于乡则土地辟,田野治,欲民之无恒心不可得也。聚于城则徭役繁,诉讼多,欲民之有恒心不可得也。”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是
A.佃农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 B.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
C.市民阶层争取自身权利 | D.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
西汉初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有其必要性 | B.商人实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制 |
C.工商业资本流动冲击等级秩序 | D.商人的土地兼并加剧农民流亡 |
读下表。从《北宋商税情况简表》中不能直接得出的信息有
表: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 |
年商税额 |
年代 |
年商税额 |
995~998年 |
400万贯 |
1064~1068年 |
846万贯 |
1004~1008年 |
450万贯 |
1077年 |
879万贯 |
1058年 |
700万贯 |
|
|
①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善 ②抑商政策被废弃
③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④商业经济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人口的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下表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有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朝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3025541 |
62.9% |
1122476 |
37.1% |
A.北方安土重迁的观念较淡薄
B.北宋时政治经济重心已移至南方,南方人口大增
C.由北宋人口数量的减少可知汉唐经济远比宋代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和战争频繁导致人口不断南迁
明代商人王现曾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故王文贤墓志铭》)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经商和读书在方法上是一致的 | B.商人致富要遵循道德规范 |
C.商人要向读书人学习文化 | D.经商成功后可以去研究学问或做官 |
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
①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实行了分封制
③实行盐铁专卖制度 ④对市场进行严格管理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1757年,乾隆下令“一口通商”,四大海关仅留广东一处,大量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从广州运往世界各地。此后的100年间,广东十三行向清政府提供了40%的关税收入。对此理解错误的有
①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②乾隆时期开始设立广州十三行
③十三行是政府设立并经营的对外贸易机构
④十三行成为清政府海关收入的主要来源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长安志》是记述唐都长安宫城、坊市及属县的专著,北宋宋敏求(1019~1079)撰。书中说“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也有人感慨长安城是“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这一现象反映出唐都长安
A.城市布局整齐 | B.城市功能单一 |
C.城市规模过大 | D.经济功能突出 |
下列三张图所揭示出的我国古代商业活动中心发展的趋势是( )
A.由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 |
B.政治中心南移推动商业活动中心向南方地区发展 |
C.经济重心南移推动商业活动中心向南方地区发展 |
D.由主要在北方地区逐渐向南方和沿海地区发展 |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
据冯天瑜著《中华文明史》记载,南宋临安城居民中,官吏人数占临安城区居民总数的23%左右;从事工商业的居民总数达20万,约占城区居民的三分之一左右;从事文教事业的生员、教谕还有各行业艺人也占临安城区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作者文中数据可能来自《东京梦华录》 |
B.南宋社会生活世俗化程度较低 |
C.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已对中国古代政治结构造成严重冲击 |
D.南宋兼具“官僚社会”、“文人社会”、“市民社会”的风貌特征 |
唐朝赵璘《因语录》载:“有士鬻产于外,得钱数百缗,惧以川途之难赍(携带)也,祈所知纳钱于公藏,而持牒以归,世所谓便换者。”此段材料反映了当时
①在流通领域产生纸币 ②入川交通不便
③出现接收汇兑的机构 ④蜀地印刷事业的发达
A.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韩非子》里记载了一则“郑人买履”的故事,“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从中得出的最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 B.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 |
C.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 D.家庭手工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