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风气,反映了  

A.宋代实行农工商皆本的政策 B.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C.宋代士人的政治地位的提高 D.宋代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转折。……都城开封(汴京)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社、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中册》
材料三: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这种经济现象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二中“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转折”的?
(3)材料三中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材料一中的经济现象对其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央视播出的《乔家大院》展现了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传奇一生,这一时期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出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      (   )
①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         ②小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③政府放弃歧视商人的政策         ④专卖制度被废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东汉市井画像砖,图中市井外围四面建门墙,十字形的市道划分出4大交易区,各区内有长廊式建筑(称为列肆),市井中央有一座市楼,据考证管理市井的官署就设于其中,市楼上置一鼓,击鼓以令市。对此,下列分析符合史实的有:

①汉代对市井管理相当严格 ②远方富商衣丝乘车来交易
③市井与住宅区被严格分离 ④商人按市籍制度接受管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文人社会地位提高 B.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C.官僚机构日益扩大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中期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经济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A.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B.西学东渐现象出现
C.农商并重格局形成 D.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乾隆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筷子一词最早出现明朝中后期的苏州, 它原称“箸”,由于舟行讳“住”, 故把“箸”改为“快儿”,此后,筷子一词从苏州流行到全国,由此可以推断,筷子一词流行主要得益于

A.小农经济发展 B.商品经济发展
C.社会风俗影响 D.苏州航海业发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旧唐书•郑注传》载:“上(文宗)访以富人之术,(郑注)乃以榷茶(茶叶专卖制度)为对。其法,欲以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值分,命使者主之。”材料反映

A.唐朝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B.封建官府与百姓争夺茶利
C.唐朝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唐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礼·地官·司市》载:“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这段材料能够说明

A.西周分封制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 B.周人主要从事商业活动
C.西周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 D.西周时期打破了“工商食官”制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西城市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而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如盐铁官营)。以下作为上述材料的研究主题合适的是

A.中国封建主义专制集权体制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体制的比较
B.中世纪西方的城市化进程快于中国之现象分析
C.中国官营手工商业和西方城市商业发展的对比
D.西方人治和中国法制观念下的中西城市面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徽商、晋商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于

A.商周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处,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统一货币“半两钱” B.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C.出现纸币 “交子”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乾隆四十年(1775年),两江总督高晋两次到松江府一带巡视后禀奏说:“以现在各厅州县农计之,每村庄知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者,则有十分之七八。”上述材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在松江府一带出现 B.松江府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松江地区农业商品化的发展 D.重本抑末政策有所松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