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
①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功探索
③摆脱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
④根据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颁布特令,宣布“自1月1日起,凡侨居中国之外国人民,现时享有领事裁判权者,应一律遵守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依法颁布之法令规章。”该段文告颁布于
A.五四运动期间 | B.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
C.北伐战争结束后 | D.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 |
在中央苏区建立过程中,江西“常委本身既没有集体领导,又缺乏科学的分工,一二人的意见就是结论,常常在讨论重要问题时,离开本题而去谈天,……在赣委中有一种‘以某人为中心’的观念,这种观念,事实上否认了常委的指导作用和党的集体机能”。这说明( )
A.当时中央苏区的命令主义危害了党群关系 |
B.中央苏区的党组织上下级关系不够密切 |
C.中央苏区急需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
D.当时中央苏区急需完善党的集体领导机制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土地革命时期的政策路线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抗战时期,党实行了“双减双交”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土地改革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主要做法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950年至l952年间,新中国发生第一次土地改革。其政策出发点为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3年至l956年间的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土地改革,农民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
1979年之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不具有所有权。
——甄爱军《近代以来中国历次土改》
(1)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上述土地改革中使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的改革及其变化方向。指出其余改革的侧重点。(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历次改革的共同点。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9分)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
1921~1935: |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解放中国,建立政权
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A.江西井冈山——贵州遵义——陕西延安 |
B.广州虎门——南京中山陵——北京圆明园 |
C.南京天王府遗址——北京故宫——沈阳伪皇宫 |
D.上海“淞沪会战纪念馆”——枣庄“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 |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的失败,最突出的教训是( )
A.必须进行土地革命 |
B.必须建立工农红军 |
C.必须依靠农民的支持 |
D.必须将革命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 |
1932年,《皖报》在其原有“政府通告”“本省与本市新闻”“文艺副刊及广告”等版式基础上,增加了“社会周刊”“教育周刊”“农林周刊”等。这反映出该报的办报理念( )
A.商业性弱化 | B.时政性消失 |
C.社会性增强 | D.经济味浓厚 |
比较下列两幅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两次事件的发生都因中国共产党的“左”倾错误而导致 |
B.两次事件的发生都因国外的反动势力干预而发生 |
C.“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共两党的合作仍在继续 |
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阶级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恩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
④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31 年全国性水灾,死亡人数达360 万。1995 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6 .8 亿亩,因灾死亡5 千多人。 这说明( )
A.自然灾害破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
B.中国幅员辽阔,大面积灾荒很正常 |
C.灾荒造成了人口大量死亡和社会动荡 |
D.灾荒频发的直接、重要原因是政治腐败 |
《布尔塞维克》是1927年10月创刊(1932年7月停刊),由瞿秋白在国统区主编的第一份秘密机关报。它宣传的内容可能有
①抨击国民党叛变革命、屠杀人民的罪行
②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理论
④公布共产国际的重要决议与指示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导致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它给中国共产党留下的最为深刻的教训是:
A.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
B.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 |
C.没有坚持工人阶级对于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
D.没有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1934年11月,天津《益世报》发表报道:“该区成立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该区”应该是
A.南方农村革命根据地 | B.日本占领区 |
C.陕甘宁边区 | D.解放区 |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
事件或条约 |
影 响 |
1842年 |
《南京条约》 |
“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
1895年 |
《马关条约》 |
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民族危机,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 |
1900年 |
《辛丑条约》 |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1919年 |
巴黎和会 |
“中国与外国的条约关系,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 |
1928年6月 |
“改订新约”的运动 |
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但又很不彻底 |
1943年1月 |
中英、中美签订新约 |
将上海及厦门公共租界之行动与管理权交与中国政府,凡关于上述租界给予英美政府之权利应予终止等 |
——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
材料二 当时,在中国享有带有不平等性质的权益的国家主要是美、英、苏三家。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对策。美国是当时与新中国最为敌对的国家。中国政府对中关商约等一系列条约采取了不予承认的立场……对于中苏友好条约,中国政府并没有断然宣布废除,而是积极地与苏联政府展开重新谈判。 1950年2月,中苏订立了新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至此,可以说中国已经完全挣脱了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裴坚章《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 -1979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百年间前期和后期签订的条约主要内容的变化趋势。概述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中国对近代不平等条约的不同对策及其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