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君臣、君民两个基本关系。(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这反映出(   )

A.孟子立论的基础是儒家的道德体系
B.在君臣关系上孟子与孔子的观点截然不同
C.在君民关系上孟子秉承了孔子“礼”的学说
D.孟子用“民本主义”思想阐释君臣关系
来源:2015届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纸币的兴衰表明(   )

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B.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C.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来源:2015届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瀛寰志略》的作者徐继畲认为:“地理非图不明,图非履览不悉。大块有形,非可以意为伸缩也。泰西人善于行远,帆樯周四海。所至辄抽笔绘图,故其图独为可据……此书以图为纲领,图从泰西人原本钩摹。”在这部著作中收图42幅,其中只有一幅关于日本和琉球的地图未用西方所绘地图,其余都按西方原图描摹。这反映出(   )

A.作者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B.全盘西化思想在士大夫群体中大为流行
C.现代地理学在中国得以确立
D.中国为“世界之中”的传统观念受到挑战
来源:2015届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文物拍卖市场上展出的某时期的钞票,从中反映出的信息是(   )

A.中共领导工农革命的开始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D.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开展
来源:2015届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2年,《皖报》在其原有“政府通告”“本省与本市新闻”“文艺副刊及广告”等版式基础上,增加了“社会周刊”“教育周刊”“农林周刊”等。这反映出该报的办报理念(   )

A.商业性弱化 B.时政性消失
C.社会性增强 D.经济味浓厚
来源:2015届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954年起,国家重点发展公私合营国家资本主义,即国家通过注入资金和委派干部,同私营资本主义企业实行内部合作。这种合作主要带来了(   )

A.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B.企业管理效能的加强
C.企业生产关系的改变 D.企业公私矛盾的化解
来源:2015届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1957年8月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这意味着已实施50多年的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材料说明了(   )

A.国务院当年的规定缺乏法律依据
B.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核心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D.劳教制度的制定与废除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来源:2015届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丁·路德认为:“那些说为求获得救赎或赎罪票并不需要痛悔的人,是在传与基督教不符的道理。”“一个真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票,也完全脱离了惩罚和罪债。”该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

A.实现信仰自由、精神自由
B.否定教会权威
C.抵制天主教会的掠夺
D.使教徒脱离教会控制
来源:2015届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满素在《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中写道:杰弗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对材料理解最正确的是(   )

A.联邦制使中央和地方相互制衡
B.总统对国会负责避免盲目行动
C.政府分权和制衡影响行政效率
D.猜疑的实质是权力的相互制衡
来源:2015届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29年,卡莱尔在《爱丁堡评论》中指出:“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材料反映出(   )

A.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B.英国纺织业日益走向衰落
C.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
D.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来源:2015届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郑林庄在《美国往那(哪)里去》(1934年1月)中提到:美国的病根在于,高筑关税壁垒,“就等于把自己的绳索勒得愈紧”。但罗氏“舍本而求末”,对国际协调无根本诚意,“而国内枝末小节则不惜下九牛二虎之力”,“左冲右突,到处碰壁,真是‘张天师捉鬼,反着了鬼迷’”。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大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供需矛盾尖锐
B.罗斯福新政措施侧重点存在偏差
C.只有国际合作才能缓解经济危机的破坏
D.罗斯福新政导致各国爆发贸易战
来源:2015届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的加拿大学者罗纳德·基斯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当时“甚至连美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也承认,共产主义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所留下的良好印象应该归功于周恩来娴熟的外交技巧。在万隆会议上,美国的外交又输掉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仗,败在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手下。”这表明(   )

A.万隆会议帮助一些亚非国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B.万隆会议促使许多亚非国家开始正确认识中国
C.具有个人魅力的外交家让美国折服
D.万隆会议使中国在外交上打败了美国
来源:2015届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开埠40年后的1882年,近代中国的第一家股份制公司一一上海轮船招商局,终于打破了外商对航运业的垄断。成立刚10年的轮船招商局已在海外设立了多家分支机构,年利润在160万两白银以上。但是,一个体制性难题渐露端倪。轮船招商局在创办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官督商办”的理念。“官督”是官督商办企业的成功之处,但同时也埋下了失败的伏线。其最大的问题是“所有制”问题,即“产权不明”,究竟是官府所有,还是民间所有?如果管理者按商场规则经营,则企业发展顺利;如果以官场逻辑行事,企业很快衰败。1910年冬天,旅居日本的梁启超冷眼静观时局,写下了(《敬告中国之谈实业者》一文,梁氏尖锐指出,中国是立法自立法,是违反自违反,上下恬然,不以为怪。
——摘编自雷颐《清末“国有”与“民营”的激斗》、央视《公司的力量》
材料二      1871年至1873年,岩仓具视使节团历时22个月,访问了欧美12个国家。随行的伊藤博文描述自己是“始惊、次醉、终狂”。明治政府设立工部省,相继建立诸多国营企业。福泽谕吉疾呼:“政府若为了富国,就认为可以做任何事情,与人民从事相同的寻常事业,甚至与人民竞争工商之成败,其弊极矣。”1884年,明治政府将当时日本最大的造船企业、几乎与招商局同期创办的长崎造船所,仅以1日元的象征价格“出售”给私营企业家岩崎弥太郎,这家企业后来发展为著名的三菱株式会社。1890年,国会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日本臣民,其所有权不受侵害。”1916年,《论语与算盘》一书出版,成为日本企业界的“圣经”。作者涩泽荣一从东方的儒学传统中为经商找到了高尚的动机,经商不仅同理想人格没有矛盾,而且还是实现理想人格的最佳途径。
——摘编自央视《公司的力量》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日工业化背景的相似之处及具体途径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解放、制度重构的角度概括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日工业化一败一成的原因

来源:2015届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表,从“思想与社会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思想与社会进步

托古改制
经世致用
师夷长技
中体西用
变法图存
三民主义
实业救国
民主与科学
尊孔复古
马克思主义

 

来源:2015届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文字改革被赋予了救国的伟大使命,拼音成为“文字场中的轮船、铁路”。“文字造反派”们认为,西方“切音”文字相当便利,“以二十六字母相生,至于无穷,中人之才,读书数年,便能诵读挥写,故通国男女,鲜不学之人”。而中国“象形”文字字数庞大,字形复杂,笔画繁多,“如峨冠博带,古物庞然”,不利于普及,并且造成文字和语言分离,导致一般民众,“不通古今,不知中外,不解字义,不晓文法”。据后世学者估计,到1910年为止,公布于世的拼音方案至少有28种之多。这些拼音方案中的一大半都是以设计者自身的方言为基准。
汉字的捍卫者们,同样将统一语言文字上纲上线到了救亡和启蒙的角度,而推行国家统一的拼音,成为更为强烈更为靠谱的呼声。章太炎认为:“中国不用拼音字,所以北到辽东,南到广东,声气虽然各样,写一张字,就彼此懂得。若换了拼音字,莫说辽东人不懂辽东字,广东人不懂广东字,出了一省,恐怕也就不能通行得去,岂不是令中国分为几十国么?况且古今声气,略有改变,声气换了,字不换,还可以懂得古人的文理;声气换了,连字也换,就不能懂得古人的文理。”
——摘编自雪珥《文化有罪,汉字无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出现汉字废立之争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捍卫汉字,推行国家统一拼音”方案的合理之处。

来源:2015届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清政府的宪政改革是真诚的,那种指责宪政改革不真诚和拖延的观点是缺乏根据、站不住脚的,只是代表了革命党人和一部分激进的立宪派人士的意见……作为一场“传统内的改革”,清政府所认可的宪政概念含有维护过去的传统和王朝统治的企图,这是显而易见的,对一个相信自己还有足够的权威“钦定”宪法和国会的王朝来说,维护自身权力的企图自然是其最本质的目的。
——梅恩伯格《中国立宪政府的出现1905——1908》
材料二     然而,当时中国立宪派士绅精荚们,为了仿效日本的“立宪”。却走到英国式的“民定立宪”模式上去了。这是一种分权化的、用宪法限制王朝政府权力的自下而上的立宪运动。清末激进立宪派士绅的逻辑是这样的:既然立宪可以致国家于富强之途,要立宪,就要学英国,因为英国自下而上的民定宪政,才是货真价实的立宪。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清廷与立宪派在“立宪”问题上的分歧及实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5年宪政运动骤然高涨的直接原因及清末宪政改革的实施效果。

来源:2015届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成功地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还包括了一项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保证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大平洋的任何角落。《四国条约》规定,日本、美国、法国和英国不得干涉彼此在太平洋的属地。《九国公约》规定:所有对中国提出特权要求的国家必须尊重中国政治和领土的完整。这种虚幻的保证使日本大受其利,在东亚确立了海上霸权。
——摘编自主元连《美国海军争霸史》
材料二      1940年秋季,日军参谋长杉山元认为:“从窘境看,想独立的解决中国事变几乎没有希望了,中国事变的解决,只有作为综合欧亚国际大变化的一环,才有解决的希望。”7月2日,御前会议基本上按陆、海军上报的原案通过了《帝国国策纲要》。《纲要》确定:“不论世界形势如何演变,帝国均将以建设‘大东亚共荣圈’……为方针”,“帝国依然向处理中国事变目标前进,并为确立自存自卫基础,跨出南进的步伐”。为此,日本决心“不辞对英美一战”。
——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日本决心向英美开战的因素。

来源:2015届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非暴力就是以积极的形式来对待一切生命的善良意志。非暴力就是纯粹的爱。我在印度教的经典中,在((圣经》和《古兰经》中都读到过它。……非暴力并不意味着向坏人的意志屈服和妥协。非暴力意味着以人的全部心灵来反对专制者的意志。只要在这种人类法则指导下进行斗争,哪怕一个人也能反抗非正义帝国的全部权力。
——甘地《非暴力主义思想》
材料二     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最近,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般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等问题联系了起来。
——(意)詹尼·索弗里《甘地与印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甘地思想的核心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甘地受到世界人民尊重的原因。

来源:2015届山西晋中5月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