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针对美国动画电影《功夫熊猫》风靡全球发问,为什么坐拥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却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呢?其实,这折射出的就是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之间的巨大差距。这警示我们,要实现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宏伟目标(  )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C.必须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D.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画家达・芬奇曾经说过“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承   
③科技进步也是文化发展的表现          
④科技含量越高文化越优秀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9月22日至9月25日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并在美国与海外华人华侨共度了不同寻常的中秋节。同一个祖先血浓于水,同一个中华情重于山。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山东省加强城市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保持城市历史记忆,大力发展地域特色鲜明、彰显齐风鲁韵的美丽城镇。彰显齐风鲁韵有利于(  )
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深厚历史文脉   
②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坚持文化多元指导
③增强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承袭乡土文化,保持民风民俗原汁原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中国苏州成功举办。直板左推右攻是中国乒乓球的传统打法。但中国直板左推右攻的打法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欧洲人强有力的弧圈已经狠狠地压制住了中国人的反手。反手技术的落后,迫使中国队不得不寻找直板反手的新技术。于是,直拍横打的技术应运而生。材料说明( )

A.先进文化也必然会走向落后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D.文化创新要善于博采众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家有儿女的老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孝”是道德的根本,作为儿女,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但随着独生子女第二代出现,“四、二、一”家庭结构出现,养老问题又凸显为时代新课题。
材料二:2015年9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是明确提出要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等多种养老服务模式。一是办好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二是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托底的措施。三是完善公共财政补贴支持政策。
(1)结合材料一,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关知识,如何看待中国人根深蒂固的 “养儿防老”的观念。
(2)有人认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老有所养”应该是政府的责任。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加以评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日益增加,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了大型数字化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为读者查阅古籍,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

A.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B.史书典籍印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C.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D.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是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扔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6月13日是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北京、天津、上海等多地都准备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大餐”,让大家通过指尖、舌尖、足尖等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这一做法的意义在于(  )
①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②通过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③让人们切身感受到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④继承我国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传统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针对时下的古诗文教学,有专家指出,古诗文入课堂,留给学生的核心,显然不应是那些分崩离析、可以量化和默写的“知识点”,而该是对传统文化的更多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自然认同。该观点强调

A.古诗文不应成为知识传授的载体
B.古诗文应该影响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
C.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应该具有强制性
D.古诗文教学不应抹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7月,《求是》杂志载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许多有价值的理念和精神,和而不同的理念、勇于担当的精神、经世致用的胸怀、尊师重教的传统,大同社会的理想等都值得挖掘和弘扬。孔子其知灼见中的持久价值,对当今人们处理人际关系及进行个人修为仍然其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古人早有“民为邦本一的思想”。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是传统的“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有其历史的局限性,重视民众的力量努力满足民众需求的理念,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阐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从传统文化的特点角度,说明应怎祥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从2015年9月起.北京市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由6至8篇增加到22篇,要求学生诵读,体验其中的音韵美.此举能够引导学生
①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认同 
②固守传统文化.丰富国学内涵    
③感受古文魅力,抑制外来文化     
④积淀国学底蕴,提升人文素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指出,一座古镇,风华褪色.若没有外来文化的激励,终将老龄化成废墟。然用力过猛,亦酿成大灾。这警示我们
①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②要反对文化“封闭主义”倾向   
③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才能永葆文化生命力
④要正确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30多年前.《光明日报》刊载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继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这说明

A.实践创新推动了文化创新 B.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
C.生产力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D.先进的文化源于先进的实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10月17日,全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总启动仪式暨河北省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现场会在石家庄市赞皇县举行。实施全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是基于
①教育能提升民族的文化素养  
②教育在人的教化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③教育是第一生产力         
④教育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