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借助互联网这个分享的平台,麻省理工、耶鲁、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已在中国掀起了阵阵旋风,广大网民实现了与世界名校公开课的“亲密接触”,这表明
①大众传媒的发展有利于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②大众传媒的发展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教育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年由过去的“吃喝年”逐渐发展成为“休闲年”,“网上过年”应运而生。“网上过年”在给人们提供新的过年方式的同时,也让传统习俗在高科技条件下找到了与年轻人的亲和点。这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A.民族节日应该在继承中发展
B.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C.只有利用网络,才能实现文化的创新
D.“网上过年”已经取代了传统过年的方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8月8日上午,在山东曲阜孔庙雄伟的大成殿月台上,来自上海同济大学的周力身着汉服,头戴乌冠,与近百名学子齐诵成人礼誓词。学子们在完成成长的仪式的同时,也接受了一次中华文化的洗礼,肩负起中华文化传承的大任。下列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要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 B.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C.要全盘否定旧文化,努力创造新文化 D.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围棋起源于中国,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的中央是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围棋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变化使它历经几千年而不衰。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区域性 B.民族性 C.继承性 D.开放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忠臣屈原,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赛龙舟。这说明 ( )

A.是对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C.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D.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出于2010年举办世博会的需求,上海市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提出从“旧城改造”走到“旧城更新”的发展思路,强调尊重旧城区的现状,对旧区内的现状区别对待,保留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价值的文化层,让“旧城更新”不仅能解决居住问题,更通过保护城市遗产,改善居民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社区生活。上海市的这一措施说明:

A.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对待传统文化应发挥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 D.必须承袭传统文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元宵节期间,文化部等14个部门共同举办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一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这是建国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这次活动  

A.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和发展各种传统文化  
B.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  
C.有利于扩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  
D.表明我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广大乡村,历朝历代的村民们以“村规民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以同样的标准评判乡邻的行为。可以说“乡规”、“村规”、“族规”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的“习惯法”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乡村传统习俗的改革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注入新社会的新精神,逐渐形成了以“村规民约”为规范的新习俗。上述材料说明

A.传统文化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来源: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过年的一些传统习俗和仪式如今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城市。传统上,中国人在正月初一之后要走亲访友。如今,许多人干脆用发电子贺卡或手机短信来代替。过年发红包也渐渐失去它传统的味道,而日益成为一种商业活动。这告诉我们

A.对传统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必须对传统文化全部抛弃
C.传统文化会妨害社会的进步
D.应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社会是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而各种文化的交流也在不停息地进行着,文化传播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现实生活中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有

A.商人贸易活动 B.人口迁徙活动
C.社会文化教育 D.各种经济、政治交往活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上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说明

A.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要因时而变,要坚持批判的继承
C.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有所扬弃
D.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推陈出新和革故鼎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使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因为

A.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B.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C.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D.教育具有传承、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教育在文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C.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D.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学者阿尔诺·多德里夫认为,每个艺术门类都可在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对话中丰富自己。我国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也认为,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尽管有独特的不同于一般的表现形式,但它的精神追求,一定与其他民族的精神追求息息相通。对这两位学者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A.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B.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C.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D.发展民族文化应以引进世界先进文化为主
来源:文化生活同步测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8月6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技艺展演”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开幕。举办这种活动是因为( )

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B.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C.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D.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