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菌的连续培养过程中,要以一定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以同样速度放出老的培养基。右下图表示培养基的稀释率(培养基的更新速率)与培养容器中营养物质浓度、细菌代时(细菌数目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细菌密谋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在稀释率很低的情况下,稀释率的增加会导致细菌密度增加 |
B. | 稀释率从 的变化过程中,细菌生长速度不断提高 |
C. | 稀释率超过 点后,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细菌死亡率增大,细菌密度降低 |
D. | 为持续高效地获得发酵产品,应将稀释率控制在 点附近 |
关于青霉素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霉素是青霉菌生长代谢中重要的初级代谢产物 |
B.用紫外线、激光、化学诱变剂处理青霉菌再经筛选的方法可以选育高产菌种 |
C.发酵罐接种后必须进行灭菌处理 |
D.在青霉菌生长的稳定期,活菌数不再增加,青霉菌产量也不再增加 |
某同学在进行探究大肠杆菌群体生长规律实验时,错误操作是( )
A.在调整期扩大接种 | B.随时调整pH |
C.在稳定期连续培养 | D.定期检测菌体数目 |
下列不需要利用发酵工程的是( )
A.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 | B.通过生物技术培育可移植的皮肤 |
C.利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 | D.工厂化生产青霉素 |
用蔗糖、奶粉和经蛋自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通过乳酸菌发醉可生产新型酸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消耗量与乳酸生成量呈正相关 | B.酸奶出现明显气泡说明有杂菌污染 |
C.应选择处于对数期的乳酸菌接种 | D.只有奶粉为乳酸菌发解提供氮源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家从70~80℃热泉中分离得到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 |
B.统计某一稀释度的5个平板的菌落数依次为M1、M2、M3、M4、M5,以M3作为该样品菌落数的估计值 |
C.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
D.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
配制的培养基成分是:纤维素粉、NaN03、Na2HP04、KH2P04、MgS04、KCl、酵母膏、水解酪素,该培养基能使下面哪种微生物大量繁殖 ( )
A.酵母菌 | B.自生固氮菌 | C.各种细菌 | D.纤维素分解菌 |
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lO%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 ( )
①大肠杆菌;②霉菌;③放线菌;④固氮细菌。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③④ |
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叙述错误的是( )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毓、溶化、倒平板、灭菌 |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人烧杯 |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lO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
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甲组实验用氮源只含尿素的培养基,乙组实验用氮源除尿素外还含硝酸盐的培养基,其他成分都相同,在相同条件下操作,培养与观察,则乙组实验属于( )
A.空白对照 | B.标准对照 | C.相互对照 | D.条件对照 |
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灭菌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⑥ | B.①②③④⑤⑥ | C.⑥②③④①⑤ | D.③④②①⑥⑤ |
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改变 溶液的浓度只能使 溶解而不能使其析出 |
B. | 在沸水浴中, 遇二苯胺试剂会呈现蓝色 |
C. | 加盐和加酒都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
D. | 密封瓶口前最好将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杂菌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