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评价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通过观察相关微生物的存在或数量变化进行鉴定 |
B.通过向果酒发酵液中加入重铬酸钾试剂进行鉴定 |
C.通过检测果酒发酵前后发酵液的温度变化进行鉴定 |
D.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酸碱度变化进行鉴定 |
下图装置既可用于生产果酒,又可用于生产果醋。以下对于果酒和果醋生产时的控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果酒时,开关1、2、3都要始终关上 |
B.生产果醋时,开关1、2、3都要打开 |
C.生产果醋时,开关1要打开,开关2、3要关上 |
D.生产果酒时,开关1、3要始终关上,开关2要间断打开 |
下列有关醋酸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A.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无氧条件下不能生存 |
B.醋酸菌是喜温细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0~35℃ |
C.醋酸菌在糖源充足和缺少糖源时都可能产生醋酸 |
D.在制作果醋时,应注意密闭和及时放气 |
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再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应是( )
A.18+XY
B.18+YY
C.9+X或9+Y
D.18+XX或18+YY
在普通的密封的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下面的有关坐标图,正确的是( )
引物的作用是( )
A.打开D.NA.双链
B.催化合成D.NA.子链
C.提供模板
D.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复制
下面是将四倍体兰花的叶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植株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四倍体兰花叶片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
A.②阶段会发生减数分裂过程 |
B.①阶段需生长素而③阶段需细胞分裂素 |
C.此过程体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
D.此兰花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二倍体 |
下图实验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装置甲和装置乙都可用于果酒制作 |
B.装置乙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
C.利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为了保证腐乳的风味应均匀向装置中加入盐分 |
D.乙装置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操作注意事项或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进行果酒发酵过程中要定期“放气”,并注意防止外界细菌进入发酵瓶
B.果醋制作时需要经过先通气发酵后密封发酵两个主要阶段
C.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污渍时,浸泡时间不足会造成洗涤效果差
D.电泳法可以用于蛋白质、D.NA.、RNA.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16分)如图所示为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植株A的体细胞内最多有__个染色体组,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__。
(2)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____的形成。
(3)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____(填编号)过程.
(4)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____,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___。
(5)植株C属于单倍体是因为______,其培育成功说明花药细胞具有________。
在月季花药培养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中,应选择哪个时期最易成活( )
A.单核期前的花药 | B.单核期后的花药 |
C.单核期花药 | D.双核 |
在制果酒、果醋、泡菜、腐乳时,发酵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分别是( )
A.无氧、有氧、无氧、有氧 |
B.有氧、无氧、无氧、有氧 |
C.无氧、有氧、有氧、无氧 |
D.兼氧、无氧、有氧、无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