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的功能,做了如下一组实验: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2mL),甲试管内又加入了2mL唾液。两试管同时在37℃的温水中保持10min后取出,各加入0.5mL碘液,发现只有乙试管内呈蓝色反应。此学生的实验程序上存在一个问题,它是
A.乙试管应置于低温或室温 | B.乙试管应加胃液 |
C.乙试管应加与唾液等量的蒸馏水 | D.应再加一个试管,内加些酸或碱 |
反应式ADP + Pi + 能量 → ATP是在所有生活细胞中均发生的反应,下列与反应式中“能量”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右反应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细胞内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的过程 |
B.向右反应需的的能量可以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
C.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叶绿体中色素对光能的吸收 |
D.向左反应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人体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
下列有关ATP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分子脱去了两个磷酸基以后的剩余部分就成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中的一种 |
B.ATP与ADP的转化过程是可逆反应 |
C.ATP称为高能化合物,是因为第二个磷酸基很容易从ATP上脱离释放能量 |
D.催化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酶不同 |
关于酶的性质,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
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类特殊有机物,其中大多数酶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酸碱度影响 |
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被蛋白酶水解 |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也可以在细胞外起催化作用 |
C.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PH值等条件的影响 |
D.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反应 |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C.过酸、过碱的外界条件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
D.酶的组成元素均为C、H、O、N
将玉米种子分别置于20℃、30℃的培养箱中培养4天,然后分别取其等量的萌发的种子制成提取液1和2。在A、B、C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然后依次分别加入等量的提取液1、提取液2和蒸馏水,40℃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三支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置于60℃水浴中加热,观察试管中颜色变化。结果应为 ( )
A.A试管呈蓝色,B试管呈砖红色,C试管呈砖红色
B.A试管呈无色,B试管呈砖红色,C试管呈无色
C.A、B试管均呈砖红色,B试管颜色稍深,C试管呈蓝色
D.A、B试管均呈砖红色,A试管颜色稍深,C试管呈无色
(8分)下表是探索酶催化作用的实验,请根据表格内容回答:
操作步骤 |
操作方法 |
试管A |
试管B |
1 |
加淀粉溶液 |
2mL |
无 |
2 |
加蔗糖溶液 |
无 |
lmL |
3 |
加淀粉酶溶液 |
lmL |
1mL |
4 |
加新制斐林试剂 |
1mL |
lml |
5 |
60℃水浴加热 |
2分钟 |
2分钟 |
6 |
观察 |
砖红色沉淀 |
无砖红色沉淀 |
(1)此表所示为探究 的实验,该探究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除此条件外,其他各种因素要保持_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为使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实验设计往往采用单一变量原则,依据这一原则,指出上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正: 。
下图是人体内某个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图中代表酶的英文字母是
活细胞内合成酶的原料是
A.脂肪酸 | B.氨基酸 | C.核苷酸 | D.氨基酸和核苷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