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5OH-+4H2O
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铅酸蓄电池是目前应用普遍的化学电池,新型液流式铅酸蓄电池以可溶性的甲基磺酸铅为电解质,电池总反应为:Pb+PbO2+4H+2Pb2++2H2O。下列有关新型液流式铅酸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Pb-2e+SO42=PbSO4
B.充放电时,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
C.以该电池电解NaCl溶液时,当消耗207gPb时,在阳极生成Cl222.4L
D.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为Pb 2++2e+4OH=PbO2+2H2O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微生物膜中的酶作催化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既能净化废水,又能发电
B.X电极为负极,工作时发生氧化反应
C.正极反应式为2NO3+10e+6H2O =N2↑+12OH
D.该电池在常温和高温时都可以工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从废铅酸电池的铅膏回收铅的过程中,可用碳酸盐溶液与铅膏(主要成分为PbSO4)发生反应:PbSO4(s)+CO32—(aq)PbCO3(s)+SO42—(aq)。
Ksp (PbCO3)=1.5×10-13,Ksp (PbSO4)=1.8×10-8某课题组用PbSO4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及固体产物的成分。
(1)计算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2)加入足量NaHCO3溶液也可实现该转化,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查阅文献: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它和PbCO3受热都易分解成PbO。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PbSO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全部为2PbCO3·Pb(OH)2; 
假设二:全部为PbCO3
假设三:2PbCO3·Pb(OH)2和PbCO3的混合物
为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一定量样品充分干燥,然后将样品加热分解,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和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样品全部是2PbCO3·Pb(OH)2

①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②如果不同意,请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酸性锌锰干电池和碱性锌锰干电池的构造简图如下所示,比较二者的异同,回答问题

化合物
Zn(OH)2
Fe(OH)2
Fe(OH)3
Ksp近似值
10-17
10-17
10-39

(1) 酸性锌锰干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________
(2) 碱性锌锰干电池在放电过程产生MnOOH,写出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
(3) 维持电流强度为0.6A,电池工作10分钟,理论消耗Zn      g。(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F=96500C/mol)
(4) 用回收分离出的锌皮制作七水合硫酸锌,需去除少量杂质铁,除杂步骤如下:
①加入足量稀硫酸和_________溶液将锌皮溶解,此时锌离子浓度为0.1mol/L
②调节溶液的pH为____到____之间(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过滤除去含铁元素的沉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反应IO3-+5I+6H+3I2+3H2O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甲、乙烧杯中都加入淀粉溶液。开始时向甲烧杯中加入少量浓硫酸,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一段时间后,电流计指针回到零,再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浓NaOH溶液,电流计指针再次发生偏转。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两次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相反,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两次实验中,盐桥中的阳离子移动方向相反
C.开始加入少量浓硫酸时,只有乙烧杯中溶液变蓝。
D.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浓NaOH溶液后,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I.(1)图中甲池是________装置(填“电解池”或“原电池”),其中OH移向________极(填“CH3OH”或“O2”)。
(2)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
(3)向乙池两电极附近滴加适量紫色石蕊试液,附近变红的电极为________极(填“A”或“B”),并写出此电极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背后还有试题)
(4)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1)溶液A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所用的盐水需精制。去除有影响的Ca2+、Mg2+、NH4+、SO42-[c(SO42-)>c(Ca2+)]。
精致流程如下(淡盐水和溶液A来自电解池):

①盐泥a除泥沙外,还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程Ⅰ中将NH4+转化为N2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aSO4的溶解度比BaCO3的小。过程Ⅱ中除去的离子有   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池和乙池中的四个电极都是铂电极,乙池溶液分层,上层溶液为某盐溶液,呈中性。请根据下图所示,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是电解池,乙池是原电池;A电极反应式为:C2H5OH+3H2O -12e===2CO2+12H+
B.反应一段时间后,两池溶液的pH均未变化
C.假如乙池中加入K2SO4溶液,隔膜只允许K+通过,当电路中转移0.01mol e时,则隔膜左侧溶液中最终减少离子约0.02mol
D.假如乙池中加入NaI溶液,则在乙池反应过程中,可以观察到C电极周围的溶液呈现棕黄色,反应完毕后,用玻璃棒搅拌溶液,则下层溶液呈现紫红色,上层接近无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溶液呈红色。请回答:

(1)B极是电源的        极。C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2)若甲、乙装置中的C、D、E、F电极均只有一种单质生成时,对应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现用丙装置给铜件镀银,则H应该是         (填“镀层金属”或“镀件”),电镀液是          溶液。当乙中溶液的pH=13时(此时乙溶液体积为500 mL),丙中镀件上析出银的质量为                  
(4)丁中X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Y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               ,在电场作用下向Y极移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铁在海水中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N处,X极的反应:4OH-4e=O2↑+2H2O
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采用了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M处,X极的反应:O2+4e+2H2O=4OH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盐桥中的阳离子会移向CuSO4溶液
C.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D.锌离子在锌片表面被还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a、b为直流电源的两极。实验时,若断开K1,闭合K2,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断开K1闭合K2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H2↑+Cl2
B.断开K1闭合K2时,电子沿“a →Fe→电解质溶液→C→b”的路径流动
C.断开K1闭合K2时,铁电极附近溶液pH逐渐升高
D.断开K2闭合K1时,Fe电极被保护,此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爱迪生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Fe+ NiO2+2H2OFe(OH)2+Ni(OH)2,下列该蓄电池推断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Fe参与负极反应,NiO2参与正极反应
B.充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OH)2 + 2e- =" Fe" + 2OH-
C.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浸入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
C.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D.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验证原电池的效果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