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包括2小题,满分共10分)
Ⅰ.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其作用是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肯定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多选)              
A.用pH试纸测定Na2CO3溶液的pH 
B.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中提取KCl 
C.实验室用新制的FeSO4溶液和预处理过的NaOH溶液制备Fe(OH)2白色沉淀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E.取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说明该溶液中含有钠元素
F.用适量的蔗糖、浓硫酸和水在小烧杯中进行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 
G.促使过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
H.用倾析法进行分离、洗涤颗粒较大的沉淀
Ⅱ.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ClO2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易溶于水。实验室以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制备ClO2的流程如下:

⑴写出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序号)
A.饱和食盐水    B.碱石灰    C.浓硫酸    D.水
⑶测定ClO2(如右图)的过程如下: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100mL水溶解后,再加3mL硫酸溶液;在玻璃液封管中加入水;将生成的ClO2气体通过导管在锥形瓶中被吸收;将玻璃封管中的水封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c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I2+2S2O32=2I+S4O62),共用去VmL硫代硫酸钠溶液。①装置中玻璃液封管的作用是                      

②请写出上述二氧化氯气体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测得ClO2的质量m(ClO2)=                  。(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制取纯净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2O)的生产过程如下:
I.将粗氧化铜(含少量Fe)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然后加热、过滤得到CuCl2(含少量FeCl2)溶液,经测定,溶液pH为2。
II.对I中所得到的溶液按下列步骤进行提纯。

已知: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
Fe3+
1.9
3.2
Cu2+
4.7
6.7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最适合作为氧化剂X的是          。(填序号)
A.KMnO4        B.K2Cr2O4              C.H2O2                  D.NaClO
(2)①加紧入的物质Y是             
②写出沉淀Z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                 
(3)分离出沉淀Z,并将滤液蒸发,欲获得氯化铜晶体(CuCl2·2H2O),应采取的措施是                                                 。  
(4)①某同学利用反应:Cu+2H+===Cu2++H2↑设计实验来制取CuCl2溶液,该同学设计的装置应该为          。(填“原电池”或“电解池”)
②请你在下面方框中画出该同学设计的装置图,并指明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5)已知一些难溶物的浓度积常数如下表:

物质
FeS
MnS
CuS
PbS
HgS
ZnS
Ksp
6.3×10-18
2.5×-13
1.3×10-36
3.4×10-28
6.4×10-53
1.6×10-24

       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2+、Pb2+、Hg2+,最适宜向此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      除去它们。(选填序号)
①NaOH           ②FeS                      ③Na2S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氯化铜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原料。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 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O)。

⑴实验室采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可将粗铜与Cl2反应转化为固体
1(部分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同学认为应在浓硫酸洗气瓶前增加吸收HCl的装置,你认为是否必要______(填“是”或“否”)。
⑵试剂X用于调节pH以除去杂质,X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填序号)。
a.NaOH     b.NH3·H2O    c.CuO    d.Cu2(OH)2CO3     e.CuSO4
⑶在溶液2转化为CuCl2·2H2O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小组同学欲探究其原因。已知:在氯化铜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
Cu(H2O)42(aq)+4Cl(aq)CuCl42(aq)+4H2O(l)
蓝色                   黄色
①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增大氯离子浓度,K值___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②取氯化铜晶体配制蓝绿色溶液Y,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够证明CuCl2溶液中有上述转化关系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将Y稀释,发现溶液呈蓝色          
b.在Y中加入CuCl2晶体,溶液变为绿色   
c.在Y中加入NaCl固体,溶液变为绿色    
d.取Y进行电解,溶液颜色最终消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的过程中,将它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气。某学生使用这一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且利用制得的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结果所得产率太低,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写出此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为避免此副反应发生,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漂粉精同盐酸作用产生氯气:,该反应中每生成,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被氧化的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有效氯是漂粉精中有效的含量大小的标志。已知:
有效氯=(漂粉精加盐酸所释放出的氯气的质量/漂粉精的质量)100%,该漂粉精的有效氯为65%,则该漂粉精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钛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钛,生产的工艺流程图如下,其中钛铁矿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TiO3+2H2SO4=TiOSO4+FeSO4+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钛铁矿和浓硫酸反应属于________(选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2)反应TiCl4+2Mg=2MgCl2+Ti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                      
(3)上述生产流程中加人物质A的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物质A是____,上述制
备TiO2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副产物及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4)钛、氯气和过量焦炭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如果取钛铁矿At,生产出钛Bt(不考虑损耗),则钛铁矿中钛的质量分数____(用A、B字母表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已知: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1)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制备Na2S2O3·5H2O装置和部分操作步骤如下。

I.打开K1,关闭K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加热。
II.C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当C中溶液的pH接近7时即停止C中的反应,停止加热。
III.过滤C中的混合液。
IV.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
①I中,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II中,“当C中溶液的pH接近7时即停止C中的反应”的原因是                   
“停止C中的反应”的操作是                           
③III中,“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④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填化学式)         溶液,其作用是                
(2)依据反应2S2O32-+I2=S4O62-+2I-,可用I2的标准溶液测定产品的纯度。取5.5g产品,配制成100mL溶液。取10mL溶液,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浓度为0.050mol/L I2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编号
1
2
3
4
溶液的体积/mL
10.00
10.00
10.00
10.00
消耗I2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9.99
19.98
17.13
20.03

② 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Na2S2O3·5H2O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X、Y、Z、W四种化合物均由常见元素组成,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Y、Z含有三种元素,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为无色无味气体。这四种化合物具有右图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W的分子式是                   
(2)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X含有的四种元素之间(二种、三种或四种)可组成多种化合物,选用其中某些化合物,利用下图装置(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装置Ⅲ中产生白色沉淀,装置Ⅴ中可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①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Ⅱ中物质的化学式是                   
②用X含有的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某化合物,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装置Ⅴ中气体,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所需仪器装置是
               (从上图中选择必要装置,填写编号)。
向Z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X和另一种物质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B中仪器的名称是                      ;装置E的作用是                 
(3)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装置C内当有a mol氯气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b个,则阿伏加德罗数
常数为      mol-1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5)将用F、E、D装置制得的氯气通人含74gCa(OH)2的石灰乳中,最多可制得漂白粉    g.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已知:CH3CH2OH+NaBr+H2SO4(浓)  CH3CH2Br+NaHSO4 +H2O。
实验室制备溴乙烷(沸点为38.4℃)的装置和步骤如下:

①按右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向U形管和大烧杯里加入冰水;②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95%乙醇、28mL浓硫酸,然后加入研细的13g溴化钠和几粒碎瓷片;③小火加热,使其充分反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时若温度过高可看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2)为了更好的控制反应温度,除用图示的小火加热,更好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U形管中粗制的溴乙烷呈棕黄色。将U形管中的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分液,取        (填“上层”或“下层”)液体。为了除去其中的杂质,可选择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

A.Na2SO3溶液 B.H2O C.NaOH溶液 D.CCl4

(4)要进一步制得纯净的C2H5Br,可再用水洗,然后加入无水CaCl2干燥,再进行      (填操作名称)。
(4)下列几项实验步骤,可用于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取少量溴乙烷,然后              (填序号)。
①加热  ②加入AgNO3溶液  ③加入稀HNO3酸化  ④加入NaOH溶液  ⑤冷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发生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固体物质不宜选用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无水氯化钙        b.氢氧化钠      c.氧化钙      d.碱石灰    e.无水硫酸铜
(2)写出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入C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当有0.15molCl2参与反应时,则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
(5)上述装置还存在一处明显的缺陷,你认为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氯化铁是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试剂。某同学利用废铁屑(含少量铜等不与盐酸反应的杂质)来制备FeCl3·6H2O,该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m克废铁屑,烧杯中盛有过量的稀硝酸,实验时打开a,关闭b,从分液漏斗内向A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此时溶液呈浅绿色,再打开b进行过滤,过滤结束后,取烧杯内溶液倒人蒸发皿加热,蒸发掉部分水并使多余HNO3分解,再降温结晶得FeCl3·6H2O晶体。

填写下列空白:
(1)如何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                   
(2)滴加盐酸时,发现反应速率较之同浓度盐酸与铁粉反应要快,其原因是         
(3)将烧杯内溶液用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法制得FeCl3·6H2O晶体,而不用直接蒸发结晶的方法来制得晶体的理由                   
(4)用该法制得的晶体中往往混有Fe(NO33,为了制得较纯净的FeCl3·6H2O,可将烧杯内的稀硝酸换成         
(5)若要测废铁屑的纯度,可测出从B处放出气体的体积,测量气体体积时,需待气体冷却至室温时进行,现有下列装置测定从B处放出气体的体积(忽略导管在量筒中所占的体积),应选用         (填序号),理由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分)氟化钠是一种重要的氟盐,主要用作农业杀菌剂、杀虫剂、木材防腐剂和生产含氟牙膏等。实验室可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以氟硅酸(H2SiF6)等物质为原料制取氟化钠,并得到副产品氯化铵:
有关物质在水中溶解度(g/100gH2O)如下:

温度
10℃
20℃
30℃
溶解度:20℃NaF—4   0℃NH4F—100;
常温Na2SiF6微溶于水
NH4Cl溶解度
33.3
37.2
4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上述流程中发生两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操作II的作用是                                                
操作Ⅲ的具体过程是                                               
(4)流程中NH4HCO3必须过量,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a

 

 



请按要求填空:
(1)利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2)A、C、E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Cl2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
① 若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成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氯水中加入 NaHCO3粉末
有无色气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较强的酸性

请你评价实验Ⅰ、Ⅱ的结论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② 请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分别指出甲、乙、丙中盛装的试剂、实验现象及结论)                                 
                                                                      
(3)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2
并进行有关实验。
①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     ,再打开止水夹     ,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                             
③ 试管丁中的NO2与水充分反应后,若向试管内缓缓通入一定量的O2,直至试管全部充满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气体按标准状况计算)。

来源: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模拟考(化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