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常温下,有浓度均为1 mol·L-1的下列4种溶液:
①H2SO4溶液   ②NaHCO3溶液 ③NH4Cl溶液   ④NaOH溶液
(1)这4种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其中由水电离的H浓度最小的是         。(均填序号)
(2)②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NaHCO3的水解平衡常数Kh         mol·L-1。(已知碳酸的电离常数K1=4×10-7,K2=5.6×10-11
(3)向③中通入少量氨气,此时的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将③和④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③的体积       ④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之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一元酸)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混合溶液的pH如表所示:

实验
编号
HA的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NaOH的物质的量
浓度(mol·L-1)
混合后溶
液的pH

0.1
0.1
pH=a

0.12
0.1
pH=7

0.2
0.1
pH>7

0.1
0.1
pH=10

(1) 从甲组情况分析,从a值大小如何判断HA是强酸还是弱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乙组混合溶液中c(A)和c(N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 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 分析丁组实验数据,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列式):
c(Na)-c(A)=_______ mol·L-1
(5) 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B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 
HBH+B2
在0.1 mol·L-1的Na2B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c(B2)+c(HB)=0.1 mol·L-1
B.c(B2)+c(HB)+c(H2B)=0.1 mol·L-1
C.c(OH)=c (H)+c(HB)
D.c(Na)+c(OH)=c(H)+c(HB)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在室温时H2OH++OH- KW=10-14  CH3COOH H++ CH3COO Ka=1.8×10-5
(1)取适量醋酸溶液,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此时溶液中C(H+)与C(CH3COOH)的比值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醋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当升高温度时,C(OH)将    (填“增大”“减小”“不变”);
(3)0.5mol·L-1醋酸钠溶液pH为m,其水解的程度(已水解的醋酸钠与原有醋酸钠的比值)为a;1mol·L-1醋酸钠溶液pH为n,水解的程度为b,则m与n的关系为     ,a与b的关系为     (填“大于”“小于”“等于”);
(4)将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若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pH<7,则c(Na+)_______________ c(CH3CO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室温时,若由pH=3的HA溶液V1mL与pH=11的NaOH溶液V2 mL混合,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c(H+)+c(OH)=2×10-7mol·L-1
B.若V1=V2,反应后溶液pH一定等于7
C.若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则V1一定大于V2
D.若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则V1一定小于V2

(7)在某溶液中含Mg2+、Cd2+、Zn2+三种离子的浓度均为0.01mol·L-1。向其中加入固
体醋酸钠后测得溶液的C(OH-)为2.2×10-5mol·L-1,以上三种金属离子中        能生成沉淀,原因是                                               
(KSP[Mg(OH)2]=1.8×10-11、KSP[Zn(OH)2]=1.2×10-17
KSP[Cd(OH)2]=2.5×10-14
(8)取10mL0.5mol·L-1盐酸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       mol/L。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氮、磷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及生产中均有着重要的应用。
(1)室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亚硝酸(HNO2)、次氯酸两种溶液,它们的电离常数Ka分别为:7.1×10﹣4、2.98×10﹣8。将0.1mol/L的亚硝酸稀释,c(H+)将       (填“不变”、“增大”、“减小”);Ka值将(填“不变”、“增大”、“减小”)       。写出涉及HNO2、HClO、NaNO2、NaClO四种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羟胺(NH2OH)可看成是氨分子内的l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常用作还原剂,其水溶液显弱碱性。已知NH2OH在水溶液中呈弱碱性的原理与NH3在水溶液中相似,请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3)磷及部分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如图1所示。

①步骤Ⅰ为白磷的工业生产方法之一,反应在1300℃的高温炉中进行,其中SiO2的作用是用于造渣(CaSiO3),焦炭的作用是                 
②不慎将白磷沾到皮肤上,可用CuSO4溶液冲洗,根据步骤Ⅱ可判断,1mol CuSO4所能氧化的白磷的物质的量为              mol。
(4)若处理后的废水中c(PO43)=4×10﹣7 mol•L﹣1,溶液中c(Ca2+)=             mol•L﹣1。(已知Ksp[Ca3(PO4)2]=2×10﹣29
(5)某液氨﹣液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如图2,该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为50%,现用作电源电解500mL的饱和NaCl溶液,电解结束后,所得溶液中NaOH的浓度为0.3mol•L﹣1,则该过程中需要氨气的质量为           g。(假设溶液电解前后体积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下列物质①Cu;②液态SO2;③CH3COOH;④NaHCO3;⑤Ba(OH)2溶液;⑥熔融NaCl;⑦稀氨水;⑧BaSO4;⑨H2O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2)常温下,0.1 mol·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中Na、HCO3、CO32―、OH四种微粒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aH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3)Ba(OH)2是一种强电解质,现有25℃、pH=13的Ba(OH)2溶液。
①该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某浓度盐酸溶液按体积比(碱与酸之比)1 :9混合后,所得溶液pH=11(假设混合溶液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和),该盐酸溶液的pH=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和难溶物的溶解平衡均属于化学平衡。
已知H2A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H2A=H+HA,HAH+A2
(1)常温下NaHA溶液的pH________(填序号,下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确定
(2)某温度下,若向0.1 mol·L-1的NaHA溶液中逐滴滴加0.1 mol·L-1 K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忽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此时该混合溶液中的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
A.c(H)·c(OH)=1.0×10-14
B.c(Na)+c(K)=c(HA)+2c(A2)
C.c(Na)>c(K)
D.c(Na)+c(K)=0.05 mol·L-1
(3)已知常温下H2A的钙盐(CaA)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CaA(s)Ca2(aq)+A2(aq) ΔH>0。若要使该溶液中Ca2浓度变小,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NH4Cl晶体  D.加入Na2A固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
混合溶液的pH

0.1
0.1
pH=9

c
0.2
pH=7

0.2
0.1
pH<7

 
请回答:
(1)从①组情况分析, HA是强酸还是弱酸       
(2)②组情况表明,c     0.2 (选填“>”、“<”或 “=”)。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A) __c(Na)
(选填“>”、“<”或 “=”)。
(3) 从③组实验结果分析,说明HA的电离程度______NaA的水解程度 (选填“>”、“<”或 “=”),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①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1
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作近似计算)。
c(Na+)-c(A)=      mol·L-1; c(OH)-c(HA)=       mol·L-1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分)物质在水溶液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或沉淀溶解平衡:
(1)有0.1 mol·L-1的(NH4)2SO4溶液,在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有0.1 mol·L-1的NaHCO3溶液,在该溶液中存在的平衡有三个,请分别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25℃时Ksp[Mg(OH)2]=1.2×10-11,KsP[Cu(OH)2]=2.2×10-20。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则最先生成的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4)NH3·H2O 的电离方程式是                         ,往氨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铵固体(提示醋酸铵呈中性),C(OH)        (填“增大”“减小”“不变”)。
(5)已知某温度下K(NH3·H2O)=1.69×10-5
则该温度下0.1mol/L的氨水中C(OH)=                  mol/L
(6)又已知该温度下Ksp〔Mg(OH)2〕=1.2×10-11,
将0.01mol/L的MgCl2溶液与上述氨水等体积混合        (填“有”“无”)沉淀生成。往0.01mol/L的MgCl2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pH="10" 此时C(Mg2+)=              mol/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将某一元碱BOH和HCl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BOH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混合溶液的pH

0.1
0.1
pH=5

c
0.2
pH=7

0.1
0.2
pH>7

 
请回答:
(1)从第①组情况分析,BOH是   (选填“强碱”或“弱碱”)。该组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   mol·L-1
(2)第②组情况表明,c   0.2。该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B+ c(Cl)(选填“<”、“>”或“=”)。
(3)从第③组实验结果分析,混合溶液中  (选填“<”、“>”或“=”)
甲:BOH的电离程度   BCl的水解程度  
乙:c(B+)—2 c (OH)   c(BOH)—2 c(H+)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0.1mol/L H2SO4在水中的第一步电离是完全的,第二步电离并不完全。常温下有0.1mol/L的以下几种溶液的电离度(即已经电离的分子数占原来分子总数的百分数)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H2SO4溶液中的HSO4
②NaHSO4溶液中的HSO4
③CH3COOH
④HCl溶液
10%
29%
1.33%
100%

(1)写出H2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2)常温下,题设条件下的①溶液中c(H+)=          
(3)常温下,pH相同的上述几种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4)若将10mL题设条件下的NaHSO4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5)根据题设条件计算CH3COOH的电离常数Ka         。若常温下,将b mol·L–1的CH3COONa液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达平衡时,测得溶液的pH=7,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a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I.H2A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H2AH++HA-,HAH++A2-
(1)NaHA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时,若向0.1 mol/L的NaHA溶液中逐滴滴加0.1mol/L K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此时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c(Na+ )>c(K+)     B.c(H +)•c(OH)=1×10-14
C.c(Na+ )=c(K+)     D.c(Na+ )+c(K+ )=c(HA)+c(A2- )
(3)已知常温下H2A的钙盐(CaA)饱和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CaA(s)Ca2+ (aq)+A2- (aq),滴加少量Na2A固体,c(Ca2+ )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Ⅱ.含有Cr2O72-的废水毒性较大,某工厂废水中含4.00×10-3 mol/L的Cr2O72。为使废水能达标排放,作如下处理:
(1)该废水中加入FeSO4·7H2O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欲使25 L该废水中Cr2O7转化为Cr3+,理论上需要加入__________g FeSO4·7H2O。
(3)若处理后的废水中残留的c(Fe)=1×10-13mol/L,则残留的 Cr3+的浓度为__________。(已知:Ksp[Fe(OH)3]≈1.0×10-38mol/L,Ksp[Cr(OH)3]≈1.0×10-31 mol/L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室温下,将某一元酸HA(甲、乙、丙、丁代表不同的一元酸)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混合溶液的pH如下表所示:

实验
编号
HA的物质的量
浓度(mol/L)
NaOH的物质的
量浓度(mol/L)
混合后
溶液的pH

0.1
0.1
pH=a

0.12
0.1
pH=7

0.2
0.1
pH>7

0.1
0.1
pH=10

(1)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判断HA是强酸还是弱酸?                           
(2)乙组混合溶液中c(A)和c(Na)的大小关系是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分析丁组实验数据,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列式):c(Na)-c(A)=________mol/L。
(Ⅱ)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B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H+HBHBH+B2
回答下列问题:
(5)在0.1 mol/L的Na2B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_。
A.c(B2)+c(HB)=0.1 mol/L
B.c(B2)+c(HB)+c(H2B)=0.1 mol/L
C.c(OH)=c(H)+c(HB)
D.c(Na)+c(OH)=c(H)+c(HB)
(III)已知:25 ℃时,Ksp(BaSO4)=1×10-10,Ksp(BaCO3)=1×10-9
(6)医学上进行消化系统的X射线透视时,常使用BaSO4作内服造影剂。胃酸酸性很强(pH约为1),但服用大量BaSO4仍然是安全的,BaSO4不溶于酸的原因是(用溶解平衡原理解释)_____________。万一误服了少量BaCO3,应尽快用大量0.5 mol/L Na2SO4溶液给患者洗胃,如果忽略洗胃过程中Na2SO4溶液浓度的变化,残留在胃液中的Ba2浓度仅为_____mol/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0分)已知:乙二酸俗称草酸(结构简式为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
5℃时,草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1=5.0×10-2,K2=5.4×10-5
碳酸(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1=4.5×10-7,K2= 4.7×10-11
草酸钙的Ksp=4.0×10-8,碳酸钙的Ksp=2.5×10-9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溶液中草酸的电离方程式                  
(2)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2O4溶液的pH比Na2CO3溶液的pH     (填“大”、“小”或“相等”);
(3)常温下将0.4 mol/L的KOH溶液20 mL与0.2 mol/L的草酸溶液20 mL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来测定草酸溶液的浓度。高锰酸钾溶液常用       (填“稀硫酸”、“稀硝酸”、“稀盐酸”)酸化,已知酸性高锰酸钾和草酸反应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紫色消失,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25℃时向20 mL碳酸钙的饱和溶液中逐滴加入8.0×10-4 mol/L的草酸钾溶液20 mL,
能否产生沉淀        (填“能”或“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用工业硫酸铜(含硫酸亚铁等杂质)制备纯净的CuSO4·5H2O。工艺流程如下
(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I.取工业硫酸铜固体,用稀硫酸溶解,过滤。
II.向滤液中滴加H2O2溶液,稍加热。
III.向II的溶液中加入CuO粉末至pH=4。
IV.加热煮沸,过滤,滤液用稀硫酸酸化至pH=1。
V.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晶体。
已知部分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的pH、Ksp(25℃)如下表:

物质
Fe(OH)3
Fe (OH)2
Cu(OH)2
开始沉淀时pH
2.7
7.6
4.7
完全沉淀时pH
3.7
9.6
6.7
Ksp
4.0×10–38
8.0×10–16
2.2×10–20

 
(1)I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II中将Fe2+氧化为Fe3+的目的是                                             
(3)用K3[Fe(CN)6](铁氰化钾)验证II中Fe2+是否转化完全的现象是                
(4)II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通过计算说明在此条件下的溶液中Fe3+是否沉淀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1.0×10–5 mol/L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5)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IV中“滤液用稀硫酸酸化”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许多硫的含氧酸盐在医药、化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
(1))重晶石(BaS04)常作胃肠道造影剂。
已知:常温下,Ksp(BaSO4)=1.1×10-10,向BaSO4悬浊液中加入硫酸,当溶液的pH=2时, 溶液中 c(Ba2+)=         
(2)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6H20]常作分析剂。
①检验晶体中含有NH4+的方法为_______。
②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四种稀溶液:
a.(NH4)2Fe(SO4)2    b.NH4HSO4   c.(NH4)2SO4   d.(NH4)2SO3
其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选项字母)。
(3)过二硫酸钾(K2S2O8)常作强氧化剂,Na2S2O3常作还原剂。
①K2S2O8溶液与酸性MnSO4溶液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观察到溶液变为紫色,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用铂作电极,电解H2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可以制备K2S2O8,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__电解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将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产品中K2S2O8的含量可用碘量法测定。操作步骤为:称取0.3g产品于碘量瓶中,加50 mL水溶解;加入4.000 g KI固体(稍过量),振荡使其充分反应;加入适量醋酸溶液酸化,以______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已知:I2+2S2O32=2I+S4O62)。重复2次,测得平均消耗标准液21.00mL。该产品中K2S2O8的质量分数为(杂质不参加反应)                                                                      (列式并计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溶液的配制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