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化学 / 试卷选题

[江苏]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化学与能源、环境、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可以减少PM 2.5污染
B.世博停车场安装催化光解设施,可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x反应生成无毒气体
C.用K2FeO4代替Cl2处理饮用水,有杀菌消毒作用,但无净水作用
D.可利用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上通常使用电解法制备金属钠、镁、铝等
B.合成氨工业中,将NH3及时液化分离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C.硫酸工业中,采用常压条件的原因是此条件下催化剂活性最高
D.电解精炼铜时,将粗铜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温度下,满足下列条件的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能与金属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 B.加酚酞后显无色的溶液
C.pH=6的某溶液 D.c(H+)>c(OH)的任意水溶液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甲基橙试液显红色的溶液:Na+、NH4+、Fe3+、NO3
B.能使苯酚变紫色的溶液:K+、Mg2+、I、SO42-
C.含Al3+的溶液:NH4+、K+、HCO3、Cl
D.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1mol/L的溶液:Cu 2+、SO42、NO3、Cl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各操作中,不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A.用蒸馏水冼净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B.用蒸馏水冼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液润洗,而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
C.用甲基橙做指示剂,当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立刻读数盐酸体积。
D.用碱式滴定管取10.00 mL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滴定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H2O通电 2OH+Cl2↑+H2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32—+H2OHCO3+OH
C.氯气通入冷水中:Cl2 +H2O Cl+ClO+2H+
D.碳酸镁悬浊液中加醋酸:CO32+2CH3COOH= 2CH3COO+CO2↑+H2O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5 L 1 mol/L NaHS溶液中,N(Na+)+N(HS)=NA
B.12.4 g白磷(分子式为P4)中含有P—P共价键0.6 NA
C.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中所含有的H数为0.01 NA
D.将92 g N2O4晶体放入容器中,恢复到常温常压时,所含气体分子数为NA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大小关系比较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F<Na+<Mg2+
B.电负性:C<O<N
C.氢化物的沸点:NH3<PH3<AsH3
D.碱性: NaOH>Mg(OH)2> Al(OH)3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事实能说明NH3·H2O一定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常温下,NH3·H2O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②用NH3·H2O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
③常温下,0.1mol / L氯化铵溶液的pH约为5
④常温下,体积相同且pH相同的NH3·H2O溶液和NaOH溶液,与相同浓度的HCl溶液中和时,消耗HCl溶液的体积:前者>后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2SO2(g) + O2(g)2SO3(g)的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可用上图表示
C.2NO+2CO2CO2+N2的ΔH<0,常温下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D.25°C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减小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mol A和1 mol B进行反应:2A(g)+B(g)2C(g),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6 mol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A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1·s-1
B.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变为5 L,C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
C.其他条件不变,若增大压强,则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
D.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353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C、D原子的最外层上均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分别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类型相同
B.B与E形成的分子BE4为非极性分子
C.一定条件下,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
D.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可逆反应A(g)+B(g)xC(g)的生成物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w(C)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下列说法与图像符合的是

A.甲图中a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后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氦气后的情况
B.乙图中b曲线表示有催化剂的情况
C.根据丙图可以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x>2
D.丁图可表示在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随着温度(T)变化的情况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Ksp(BaSO4 )= 1.1×10-10,Ksp(BaCO3)=2.5×10-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aSO4比BaCO3溶解度小,所以,BaCO3可以转化为BaSO4
B.BaCO3、BaSO4均不溶于水,所以都可以做钡餐试剂
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和Na2SO4,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SO42—)/ c(CO32—) =4.4×10-2
D.常温下,BaCO3若要在Na2SO4溶液中开始转化为BaSO4,则Na2SO4的浓度必须不低于 2.2×10-6 mol·L-1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2CO3②(NH4)2SO4③(NH4)2Fe(SO4)2三种溶液,
c (NH4+)的大小顺序为:①>②>③
B.pH相等的NaF与CH3COOK溶液:c(Na)-c(F)>c(K)-c(CH3COO)
C.0.2 mo1·L —1的Na2CO3溶液:c(OH)=c(HCO3)+c(H+)+2c(H2CO3)
D.0.2 mo1·L —1 HCl与0.1 mo1·L —1 NaAlO2溶液等体积混合:c(Cl)> c(Na+)>c(Al3)>c(H)>c(OH)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a是1 mol NO2和1 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图b是反应中的CO和NO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根据图意回答下列问题:
    
a                                            b
(1)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NO2浓度变化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NO2)=   
(3)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温度降低,K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在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 器



反应物投入量
1 mol NO2
1 mol CO
2 mol NO
2 mol CO2
1 mol NO2、1 mol CO
1 mol NO、1 mol CO2
平衡时c(NO) /mol·L-1
1.5
3
m
能量变化
放出a kJ
吸收b kJ
放出c kJ
CO或NO的转化率
α1
α2
α3

 
则:α12=   , a+b/2=    ,m=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常温下,将某一元碱BOH和HCl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BOH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1
混合溶液的pH

0.1
0.1
pH=5

c
0.2
pH=7

0.1
0.2
pH>7

 
请回答:
(1)从第①组情况分析,BOH是   (选填“强碱”或“弱碱”)。该组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   mol·L-1
(2)第②组情况表明,c   0.2。该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B+ c(Cl)(选填“<”、“>”或“=”)。
(3)从第③组实验结果分析,混合溶液中  (选填“<”、“>”或“=”)
甲:BOH的电离程度   BCl的水解程度  
乙:c(B+)—2 c (OH)   c(BOH)—2 c(H+)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碘溶于碘化钾溶液中形成I3,并建立如下平衡:I3 I+ I2。实验室可以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平衡时I3的浓度
实验原理:
为了测定平衡时的c(I3) ,可用过量的碘与碘化钾溶液一起摇动,达平衡后取上层清液用标准的Na2S2O3滴定:2 Na2S2O3 + I2 =" 2NaI" + Na2S4O6
由于溶液中存在I3 I+ I2的平衡,所以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最终测得的是I2和I3的总浓度,设为c1,c1 = c(I2)+c(I3);c(I2) 的浓度可用相同温度下,测过量碘与水平衡时溶液中碘的浓度代替,设为c2,则c(I2)= c2,c(I3)=c1 —c2
实验内容:
1.用一只干燥的100 mL 碘量瓶和一只250 mL碘量瓶,分别标上1、2号,用量筒取80 mL 0.0100 mol.L-1 KI于1号瓶,取200 mL 蒸馏水于2号瓶,并分别加入0.5 g过量的碘。
2.将两只碘量瓶塞好塞子,振荡30分钟,静置。
3.分别取上层清液20 mL用浓度为c mol/L标准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1号瓶消耗V1 mL Na2S2O3溶液,2号瓶消耗V2 mL Na2S2O3溶液。
4.带入数据计算c(I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Na2S2O3溶液应装入   (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原因是   
(2)碘量瓶在震荡静置时要塞紧塞子,可能的原因是   
(3)滴定时向待测液中加入的指示剂是   ,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4)用c 、V1和V2表示c(I3)为   mol·L-1
(5)若在测定1号瓶时,取上层清液时不小心吸入了少量的I2固体,则测定的c(I3)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图中某些转化步骤及生成物未列出):

(1)“造合成气”发生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H2O(g) CO(g)+3H2(g);△H>0
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欲提高CH4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充入He气   D、增大水蒸气浓度
(2)“转化一氧化碳”发生的方程式是H2O(g) +CO(g) H2(g)+CO2(g),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

温度/℃
400
500
800
平衡常数K
9.94
9
1

 
提高氢碳比[ n(H2O)/n(CO)],K值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该反应在400℃时进行,起始通入等物质的量的H2O和CO,反应进行到某一时刻时CO和CO2的浓度比为1∶3,此时v(正)   v(逆)(填“>”、“=”或“<”)。
(3)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人工固氮
B、合成氨工业中使用催化剂能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C、合成氨反应温度控制在500℃左右,目的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工业采用循环操作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4)生产尿素过程中,理论上n(NH3)∶n(CO2)的最佳配比为  ,而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使n(NH3)∶n(CO2)≥3,这是因为     
(5)当甲烷合成氨气的转化率为60%时,以3.0×108 L甲烷为原料能够合成     L 氨气。(假设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硝酸工业的基础是氨的催化氧化,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
① 4NH3(g)+5O2(g)4NO(g)+6H2O(g)    △H =" —905" kJ/mol    ①主反应
② 4NH3(g)+3O2(g)2N2(g)+6H2O(g)     △H =" —1268" kJ/mol   ②副反应
有关物质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甲图。

(1)由反应①②可知反应⑤N2(g) + O2(g)2NO(g)的反应热ΔH=     
(2)由图甲可知工业上氨催化氧化生成 NO时,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     
(3)用Fe3O4制备Fe(NO33溶液时,需加过量的稀硝酸,原因一:将Fe4O3中的Fe2+全部转化为Fe3+
原因二:     (用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说明)。
(4)将NH3通入NaClO溶液中,可生成N2H4,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依据反应②可以设计成直接供氨式碱性燃料电池(如乙图所示),则图中A为     (填“正极”或“负极”),电极方程式为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如超细铜粉可应用于导电材料、催化剂等领域中。超细铜粉的某制备方法如下:

(1)[Cu(NH3)4]SO4中,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2) SO42中硫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写出一种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    
(3)某反应在超细铜粉做催化剂作用下生成,则分子中 σ 键与 π 键之比为    
(4)该化合物[Cu(NH3)4]SO4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字母)

A.离子键 B.金属键 C.配位键 D.非极性键 E.极性键

(5)NH4CuSO3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6)铜的某氯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