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中,最后没有沉淀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A.NO2不断通入FeSO4溶液中 |
B.CO2不断通入CaCl2溶液中 |
C.NH3不断通入AlCl3溶液中 |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
五种常见物质X、Y、Z、E、F均含有同一元素M,已知Y是单质,Z是NO(一氧化氮),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X可能是一种氢化物 |
B.M不可能是金属 |
C.E可能是一种有色气体 |
D.X→Y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
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序号 |
甲 |
乙 |
丙 |
① |
CO2 |
SO2 |
石灰水 |
② |
HCl |
CO2 |
石灰水 |
③ |
CO2 |
SO2 |
Ba(NO3)2 |
④ |
NO2 |
SO2 |
BaCl2 |
⑤ |
CO2 |
NH3 |
CaCl2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①过量的锌与18mol▪L-1的硫酸反应;
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氮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充分反应;
③浓盐酸与过量的MnO2反应;
④过量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⑤过量硝酸与银反应;
⑥过量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
A.②③④⑥ | B.②③⑤ | C.①④⑤ | D.①②③④⑤⑥ |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装置①可用于验证Na与H2O反应是否放热 |
B.装置②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 |
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并收集少量NO2 |
D.装置④可制得金属锰 |
将17.9 g Al、Fe、Cu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3.36 L(标准状况)。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生成6.72 L NO(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人过量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
A.33.2 g | B.25.4 g | C.22.4 g | D.19.6 g |
在一定量的稀HNO3中慢慢加入铁粉,得到的Fe2+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与所加铁粉的物质的量(横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①Fe3+②Fe2+③Fe、Fe2+④Fe2+、Fe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段铁元素以①形式存在。 |
B.CD段铁元素以③形式存在。 |
C.BC段铁元素以④形式存在。 |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
固体X中可能含有MgCl2、Na2CO3、K2SO3、KAlO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1可能为NO和CO2的混合物 |
B.沉淀3可能为Mg(OH)2和Al(OH)3的混合物 |
C.沉淀4可能为BaCO3、BaSO3或二者混合物 |
D.固体粉末X中一定有Na2CO3,可能有KAlO2 |
将10 mL NO和NO2的混合气体通入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的量筒内,一段时间后,最后剩余4 mL气体,原混合气体中含NO体积为
A.1 mL | B.3 mL | C.5 mL | D.7 mL |
下列反应所得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的是
A.向MgSO4、H2SO4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 |
B.向稀硝酸中加入铁粉 |
C.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的NaAlO2溶液 |
D.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
某化学小组在常温下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Ⅰ: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Ⅱ: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
B.溶液A和B均可以选用稀硝酸 |
C.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
D.实验室方案Ⅱ更便于实施 |
亚硝酸(HNO2)在反应中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当它做还原剂时,其氧化产物可能是
A.NH3 | B.N2 | C.NO2 | D.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