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每一步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FeCl3 |
FeCl2 |
Fe2O3 |
Fe(OH)3 |
B |
Cu |
CuO |
CuSO4 |
CuCl2 |
C |
NO |
HNO3 |
NO2 |
NH3 |
D |
Si |
Na2SiO3 |
SiO2 |
SiF4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用生石灰与浓氨水混合的方法不能制得氨气 |
B.中和滴定实验中,所用滴定管和锥形瓶均不能用待装液润洗 |
C.在加热的情况下,烧瓶中的液体体积不要超过烧瓶容积的1/3 |
D.将KI和FeCl3溶液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液体变紫色,说明氧化性: Fe3+> I2 |
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不一定能产生沉淀的是
A.②④ | B.① | C.①③ | D.④ |
取五个相同的气球,同温同压下,分别充入CO和以下四种混合气体,吹出体积相等的状况,如图所示。A、B、C、D四个气球内,与CO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224体积氨气,所得溶液密度为0.9g/cm3,这种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分别为
A.7.69mol/L 14.5% | B.8.15 mol/L 15.4% |
C.7.69 mol/L 15.4% | D.8.17 mol/L 14.5% |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
B.用图2所示装置可除去NO2中的NO |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OOC2H5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
D.用图4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NaAlO2(aq)AlCl3Al
② NH3NOHNO3
③NaCl(饱和)NaHCO3Na2CO3
④FeS2SO3H2SO4
A.②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则图③试管中的现象是
A.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 |
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 |
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无明显现象,因稀硫酸不与铜反应 |
SCR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是一种以NH3作为还原剂,将烟气中NOx,分解成无害的N2和H2O的干法脱硝技术,反应原理为:
①6NO+4NH3=5N2+6H2O ②6NO2+8NH3=7N2+12H2O ③NO+NO2+2NH3=2N2+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为酸性氧化物 |
B.H2O很稳定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
C.反应③中每生成22.4 LN2,转移电子数1.5NA |
D.NH3的沸点比PH3的沸点高 |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化学原理加以说明的是
A.铁片和铝片置于冷的浓硫酸中均无明显现象 |
B.氯化铵和碘都可以用加热法进行提纯 |
C.硫酸亚铁溶液和水玻璃在空气中久置后均会变质 |
D.氯水和二氧化硫气体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NO2是无色的气体 |
B.SO2能漂白品红等物质,说明SO2有氧化性 |
C.氯化钙溶液和AgNO3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产生 |
D.加热时,铁单质与浓硝酸不发生反应 |
某氧化物不溶于水,溶于熔化的NaOH中,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向稀盐酸中滴加所生成化合物的水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氧化物是
A.CuO | B.Al2O3 | C.N2O5 | D.SiO2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
SO2表现还原性 |
B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C |
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放出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
D |
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
说明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