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I-、Fe2+、SO2和H2O2均具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H2O2< Fe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
A.2Fe3++SO2+2H2O=2Fe2++SO42-+4H+ | B.I2+SO2+2H2O=H2SO4+2HI |
C.H2O2+H2SO4=SO2↑+O2↑+2H2O | D.2Fe3++2I- =2Fe2++I2 |
据悉,2012伦敦奥运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6 |
B.产生白色烟雾的原因是生成的P2 O5白色固体小颗粒(烟)吸水性很强,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雾) |
C.上述反应中消耗3 mol 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
D.因红磷和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所以上述火药中的红磷可以用白磷代替 |
都具有氧化性,其氧化性,能把溴从溴化物中置换出来,其余依次类推。向、的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不可能是( )
A.NaCl | B.NaCl NaBr |
C.NaCl NaBr NaI | D.NaCl NaI |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2SO3+I2+H2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
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 | B.I->Fe2+>H2SO3>NO |
C.Fe2+>I->H2SO3>NO | D.NO>Fe2+>H2SO3>I- |
在反应中3S+6KOH =2K2S+ K2SO3+3H2O,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是
A.1∶2 | B.2∶1 | C.1∶1 | D.3∶2 |
已知下列几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2H2S + SO2 =" 3S↓+" 2H2O
② 2KI + Cl2 =" 2KCl" + I2
③ 2FeCl2 + Cl2 = 2FeCl3
④ 2FeCl3 + 2HI =2FeCl2 + I2 + 2HCl
⑤ I2 + SO2 + 2H2O = H2SO4+ 2HI
下列有关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A.Cl2>Fe3+>I2>SO2 | B.Cl2 >I2>Fe3+>SO2 |
C.Cl2>Fe3+>SO2>I2 | D.Fe3+>I2>Cl2 >SO2 |
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2Fe3++SO2+2H2O = 2Fe2++SO+4H+ | B.I2+SO2+2H2O = H2SO4+2HI |
C.H2O2+H2SO4 = SO2↑+O2↑+2H2O | D.2Fe2++Cl2 = 2Fe3++2Cl- |
常温下,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 10C-+ 2XO4-= 2X2++ 5C2 +8H2O;②2A2++B2 = 2A3++2B-;③2B-+C2 = B2+2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C2 + 2A2+= 2A3++ 2C-可以进行 |
B.反应③是置换反应 |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C2>B2>A3+ |
D.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A2+>B->X2+ |
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成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酸性 | B.碱性 | C.氧化性 | D.还原性 |
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
A.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 B.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
C.浓硫酸与铜反应 | D.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
往蓝色的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可以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X和生成含有Y物质的棕色溶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并加热,又发现白色沉淀显著增多,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则下列分析推理中错误的是
A.白色沉淀X可能是CuSO3 ,Y可能是I2 |
B.白色沉淀X可能是CuI,Y可能是I2 |
C.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42- |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还原性:SO2 >I->Cu+ |
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判断四种微粒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向FeCl3溶液中滴加KI溶液,再加入CCl4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②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
③向KMnO4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后,振荡后紫色褪去
A.I2>Cl2>Fe3+>MnO | B.MnO>Cl2>Fe3+>I2 |
C.Cl2>I2>Fe3+>MnO | D.Fe3+>MnO>Cl2>I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