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与B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在实验中,如果只将OB、OC绳换成橡皮筋,其他步 骤保持不变,那么实验结果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
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竖直且处于平衡状态 |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会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也相等 |
(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把作为弹簧的伸长量,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图所示图像中的( )
(3)另一名同学在做“探究弹簧的形变与弹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测出弹簧的总长度,改变外力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与弹簧总长度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1)某同学要进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请在下面列出的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
①打点计时器 ②天平 ③低压交流电源 ④低压直流电源 ⑤细绳和纸带 ⑥钩码和小车 ⑦秒表 ⑧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 ⑨刻度尺
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圆形管内径时的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该圆形钢管的内径是________mm. 如图乙所示是某次用千分尺测量时的情况,读数为 mm。
(1)某班一位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过程中,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L0= 945.8mm;并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摆球直径d = mm;用秒表测得单摆完成n = 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则秒表的示数t= s。
(2)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序号)
A.计算摆长时没有计入摆球的半径 |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
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
D.试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数为40次 |
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秤测量橡皮泥和滑块的总重力,记作G;
②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固定弹簧秤相连,如图甲所示。在A端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秤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F;
③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①②;
G/N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4.00 |
F/N |
0.59 |
0.83 |
0.99 |
1.22 |
1.37 |
1.61 |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④如图乙所示,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木板上左端C处,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滑块和重物P连接,保持滑块静止,测量重物P离地面的高度h;
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并最终停在木板上的D点(未与滑轮碰撞),测量C、D间的距离s。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坐标纸上作出F-G图线。
(2)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滑块最大速度的大小v=________(用h、s、μ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在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打出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某两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间动能的增量ΔEk和重力势能的减小量ΔEp。一般实验的结果总是ΔEk________ΔEp(填“>”、“=”或“<”),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甲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的示意图,其读数为_______________mm;下图乙是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金属片厚度的示意图,其读数为____________cm。
图甲 图乙
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板做圆弧形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0.3 m的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
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θ;
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
③用另一绳在O点悬挂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读数;
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θ角;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表格.
F1 |
1.001 |
0.580 |
… |
1.002 |
… |
F2 |
-0.868 |
-0.291 |
… |
0.865 |
… |
θ |
30° |
60° |
… |
150° |
… |
(1)根据表格,A传感器对应表中的力________(选填“F1”或“F2”).钩码质量为________kg(保留1位有效数字).
(2)本实验中多次对传感器进行调零,对此操作说明正确的是( )
A.因为事先忘记了调零
B.何时调零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为了消除横杆自身重力对结果的影响
D.可以完全消除实验的误差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依据纸带求得相关各点的瞬时速度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下落距离h,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建立坐标系,描点后画出变化图线,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若所有操作均正确,则得到的v2-h图象应是图中的( )
分)()某同学利用自己设计的弹簧弹射器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装置如题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弹射器将质量为的静止小球弹射出去.测出小球通过两个竖直放置的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甲、乙光电门间距为,忽略一切阻力.
①小球被弹射出的速度大小= ,求得静止释放小球时弹簧弹性势能= ;(用题目中的字母符号表示)
②由于重力作用,小球被弹射出去后运动轨迹会向下有所偏转,这对实验结果 影响(选填“有”或“无”).
在某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长度单位是cm,取g=9.8m/s2,求:
(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从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J,动能的增加量ΔEk=___J(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由(2)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V,2W”的字样,现要描绘这个灯泡的伏安特性图线.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0~5V,内阻约为10kΩ)
B.电流表(0~0.6A,内阻约为0.4Ω)
C.电流表(0~0.3A,内阻约为lΩ)
D.滑动变阻器(1KΩ,0.5A)
E.滑动变阻器(10Ω,2A)
F.学生电源(直流6V),还有电键、导线若干
(1)实验中所用电流表应选用 ,变阻器应选用 (请填序号)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该装置可以更好、更准确地完成实验.
为了较为精确测量某一定值电阻的阻值,情趣小组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侧,然后用伏安法精确测量,现准备了一下器材
A.多用电表 |
B.电压表,量程6V,内阻约为10kΩ |
C.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为20kΩ |
D.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为0.2Ω |
E.电流表,量程3A,内阻约为0.02Ω
F.电源:电动势E=9V
G.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额定店里2A
H.导线、电键若干
(1)在用多用电表粗侧时,该兴趣小组首先选用欧姆档,此时欧姆表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减小误差,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应换用_________欧姆档,按操作规程再次测量电阻的阻值,此时欧美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Ω
(2)在用伏安法精确测量时,要求待测电阻的电压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则要完成测量,应选择的电压表是__________,电流表是_____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并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实验小组的同学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⑴实验前他们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导出了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其中L表示摆长,T表示周期。对于此式的理解,四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同学甲:T一定时,g与L成正比
同学乙:L一定时,g与T2成反比
同学丙:L变化时,T2是不变的
同学丁:L变化时,L与T2的比值是定值
其中观点正确的是同学 (选填“甲”、“乙”、“丙”、“丁”)。
⑵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可供选用:
A.长约1 m的细线 |
B.长约1 m的橡皮绳 |
C.直径约2 cm的均匀铁球 |
D.直径约5cm的均匀木球 |
E.秒表
F.时钟
G.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米尺
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米尺,他们还需要从上述器材中选择: ___________(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
⑶他们将符合实验要求的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其上端固定,下端自由下垂(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悬点到 之间的距离记为单摆的摆长L。
⑷在小球平稳摆动后,他们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则单摆的周期T= 。
⑸如果实验得到的结果是g=10.29m/s2,比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大,分析可能是哪些不当的实际操作造成这种结果,并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