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 【注】,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来源:2017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 ,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来源:2017年全国卷Ⅲ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 ,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

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

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

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来源:2017年全国卷Ⅱ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秋 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 ,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来源: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而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遇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 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

B.

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C.

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

D.

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2)"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3)"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来源:2020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_____

(北宋)孔武仲

万里长江一叶舟,客心萧索已惊秋。

乱霞影照山根寺,落日光翻水面楼。

浅浦耀金知跃鲤,前滩点雪见栖鸥。

少年壮气悲寥廓,未忍沧江下钓钩。

(1)根据诗意,适合做本诗题目的一项是   

A.

夜泊

B.

野寺

C.

山行

D.

江上

(2)对第二、三联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景象悠远宽阔,笔触则又细腻传神。

B.

写景远近结合,丰富立体而有情致。

C.

写秋日景色萧条冷落,富有画面感。

D.

写眼前所见,也含有诗人揣度之辞。

(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来源:2020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 ,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 ,试觅姓庞人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

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

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

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来源: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 ,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徵殊媚妩 ,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

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

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

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来源:2020年全国卷Ⅲ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 【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

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

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

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2)"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A.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

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3)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来源:2017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9-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 ,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 ,迥立闾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 ,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来源:2016年全国卷Ⅱ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   ;而《送柴侍御》突出   ,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

(2)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来源: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8-1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读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 ,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 ,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2)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来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 更新:2021-09-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书匠(节选)

葛亮

       秋天的时候,我父亲接到了小龙的电话。

       小龙说,毛羽,这个老董,差点没把我气死。

       父亲问他怎么回事。

       他说,馆里昨天开了一个古籍修复的研讨会,请了许多业界有声望的学者。我好心让老董列席,他竟然和那些权威叫起板来。说起来,还是因为馆里来了本清雍正国子监刊本《论语》,很稀见。可是书皮烧毁了一多半,给修复带来很大难度。省外的专家,都主张将整页书皮换掉。没承想老董跟人家轴上了,说什么"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弄得几个专家都下不了台。其中一个,当时就站起身要走,说,我倒要看看,到哪里找这么个"良工"。老董也站起来,说,好,给我一个月,我把这书皮补上。不然,我就从馆里走人,永远离开修书行。你说说看,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你一个肉眼凡胎,却要跟自己过不去,还立了军令状。毛羽,再想保他,我怕是有心无力了。

       父亲找到老董,说,董哥,你怎么应承我的?

       老董不说话,闷着头,不吱声。

       父亲说,你回头想想,当年你和夏主任那梁子,是怎么结下的。你能回来不容易,为了一本书,值得吗?

       老董将手中那把乌黑发亮的竹起子,用一块绒布擦了擦,说,值得。

       后来,父亲托了丝绸研究所的朋友,在库房里搜寻,找到了一块绢。这块绢的质地和经纬,都很接近内府绢。但可惜的是,绢是米色的。

       老董摸一摸说,毛羽,你是帮了我大忙。剩下的交给我。我把这蓝绢染出来。

       父亲说,谈何容易,这染蓝的工艺已经失传了。

       老董笑笑,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天工开物》里写着呢,无非"菘、蓼、马、吴、苋"。这造靛的老法子,是师父教会的。我总能将它试出来。

       此后很久,没见着老董,听说这蓝染得并不顺利。老董家里,沙发套和桌布、窗帘,都变成了靛蓝色。这是让老董拿去当了实验品。

       中秋后,我照旧去老董家练书法。父亲拎了一笼螃蟹给他家。老董说,毛羽,今天放个假。我带孩子出去玩玩。

       老董穿了一件卡其布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个军挎。父亲笑笑,也没有多问,只是让我听伯伯的话。

       老董就踩着一辆二八型的自行车,带着我,穿过了整个校园。老董踩得不快不慢,中间经过了夫子庙,停下来,给我买了一串糖葫芦。我问老董,伯伯,我们去哪里啊?

       老董说,咱们看秋去。

       也不知骑了多久,我们在东郊一处颓败的城墙处停住了。

       这里是我所不熟悉的南京。萧瑟、空阔,人烟稀少,但是似乎充满了野趣。沿着水塘,生着许多高大的树。枝叶生长蔓延,彼此相接,树冠于是像伞一样张开来。我问,这是什么树?

       老董抬着头,也静静地看着,说,橡树。

       老董说,这么多年了。这是寿数长的树啊。

       老董说,我刚刚到南京的时候,老师傅们就带我到这里来。后来,我每年都来,有时候自己来,有时和人结伴。有一次,我和你爷爷一起来。

       你爷爷那次带了画架,就支在那里。老董抬起胳膊,指了指一个地方。那里是一人高的芦苇丛,在微风中摇荡。

       你爷爷说,这是个好地方,有难得的风景啊。

       他说这个话,已经是三十年前了。

       老董的目光,渐渐变得肃穆。他抬起头,喃喃说,老馆长,我带您的后人来了。

       我问,伯伯,我们来做什么呢?

       老董俯下身,从地上捡起一个东西,放在我手里。那东西浑身毛刺刺的,像个海胆。老董说,收橡碗啊。

       我问,橡碗是什么呢?

       老董用大拇指,在手里揉捏一下,说,你瞧,橡树结的橡子,熟透了,就掉到地上,壳也爆开了。这壳子就是橡碗。

       这时候,忽然从树上跳下来个毛茸茸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松鼠。它落到了地上,竟像人一样站起了身,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看到我们,便慌慌张张地跑远了。

       老董说,它也识得宝呢。

       我问,橡碗有什么用呢?

       老董这才回过神,说,捡回去洗洗干净,在锅里煮到咕嘟响,那汤就是好染料啊。哪朝哪代的旧书,可都补得赢喽。我们这些人啊,一年也盼中秋,不求分月饼吃螃蟹,就盼橡碗熟呢。

       我听了恍然大悟,说,原来是为了修书啊,那咱们赶快捡吧。

       老董到底把那块蓝绢染出来了。据说送去做光谱检测,色温、光泽度与成分配比率,和古书的原书皮相似度接近百分之九十。也就是说,基本完美地将雍正年间的官刻品复制了出来。

       因为本地一家媒体的报道,老董成了修书界的英雄。图书馆要给老董转正,请他参加与主持修复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工作。老董摇摇头,说,不了,还是原来那样吧,挺好。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龙与"我"父亲毛羽的电话,既介绍了本文故事发生的起因,表现了书匠老董的性格,也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老董穿了一件卡其布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个军挎","踩着一辆二八型的自行车",是老董生活现状、职业习惯的表现。

C.小松鼠跳到地上,"像人一样站起了身,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渲染了此处的生机与野趣,烘托了老董的童心与快乐。

D."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老董却用传统工艺修复了稀见典籍,说明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传统技艺仍有用武之地。

(2)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3)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来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 更新:2021-09-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扈江离与辟芷兮,  。 ( 屈原《离骚》)

(2)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4)秦爱纷奢,  。(杜牧《阿房宫赋》)

(5)起舞弄清影,  。(苏轼《水调歌头》)

(6)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投我以木桃,  。(《诗经•卫风•木瓜》)

(8)无情未必真豪杰,  。(鲁迅《答客诮》)

来源: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理科)
  • 更新:2021-09-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送沈康知常州

王安石

作客兰陵迹已陈 ,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 相仍市井贫。

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

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祐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祐三年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

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

(1)如果你是沈康,通过这首送别诗,你会得到关于常州的哪些信息?请简要分析。

(2)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来源:202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理科)
  • 更新:2021-09-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