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的“也”表示判断的一组是: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狐日:“子无敢食我也!”
③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④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⑤缚者曷为者也? 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⑤⑥ |
下列句子中“焉”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②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
B.①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②且焉置土石? |
C.①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②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
D.①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下列句中“则”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②欲速则不达。
③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④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⑤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 ⑥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A.②③ | B.③④ | C.⑤⑥ | D.①⑥ |
下列句中“则”的意义、用法判断有误的一组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③岂人主(人君)之子孙则必不善(好)哉?④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⑤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⑥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⑦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A.②和⑤意义相同,用法也相同。 | B.④和⑥意义相同,用法也相同。 |
C.④和⑦词性相同,用法也相同。 | D.①和③词性相同,用法却不同。 |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近的一项是: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 B.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C.知贤不疑,见可能断,此其所以成功也。 | D.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
下列句子中“且”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②是岁,南郡秦丰聚众且万人。 |
B.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②不者,皆且为所虏。 |
C.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
D.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②女悲泣且谢。 |
下列句子“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童子何知?躬逢盛饯(宴会)。《滕王阁序》②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③孟尝君曰:“客何好?”日:“客无好也。”④孟子者何?昭公夫人也。
⑤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⑥寡人有哀,子独大笑,何也?
⑦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A.②④⑥ | B.①③⑥ | C.①③⑤ | D.②④⑦ |
与例句的“何”意义相同的一项:
例句:地震者何?动地也。
A.景公谓子贡曰:“先生何师?”对曰:“师仲尼。” | B.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 |
C.曰:“夫子何哂由也?” | D.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
下列对“为”的意义或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②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⑤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⑥此可为知者道,难为外人言也。
⑦秦为知之,必不救也。 ⑧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②后绥为太学博士,因事见谢公。
B、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②因人之力而敝
下列句中“因”的意义、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A.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B.昔人有因噎而废食者。 |
C.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
D.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
下列句中“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②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烈于猛火。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A.②③ | B.①④ | C.④⑤ | D.③⑥ |
下列句中“于”的意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③战于长勺。 ④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⑤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⑥于是田忌进孙膑于威王。
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⑧盘庚迁于殷。
A.②④/⑤⑦/①⑧/④/⑥ |
B.①③/⑤⑦/②⑥/④/⑧ |
C.①③/⑤⑦/②⑧/④/⑥ |
D.①④/⑤⑦/②⑥/④/⑧ |
下列对“以”的意义、用法判断有误的一组是: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②宋人执而问其以。
③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④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⑤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⑥(苏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A.①和④意思相同,词性却不同 |
B.②和③意思不同,词性也不同 |
C.③和④意思不同,词性却相同 |
D.⑤和⑥意思不同,词性也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