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商鞅变法内容中使“宗室贵戚”怨恨“商君”一项是( )
A.土地私有 | B.奖励耕战 |
C.建立县制 | D.编制户口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李斯曰:“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史记》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完成:
(1)材料一中李斯的建议被哪位皇帝接受?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董仲舒的建议被哪位皇帝接受?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3)两位皇帝采取的措施虽然不同,但其根本目的都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孙中山
材料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孔子
阅读材料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轩辕”指谁? 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材料二出自谁的作品?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材料三出自孔子的言论,请问他的这些言论被他的弟子收集在那部书里?
(4)作为教育家,孔子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教育主张,请说出他在教育方面的成就?
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
春秋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有( )
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势力
②促进了华夏族和其他民族的融合
③加强了统一趋势
④有利于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关于北京人的叙述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用火照明、防寒 |
B.懂得打制石器 |
C.按血缘关系组成家庭 |
D.懂得通过采集、狩猎维持基本生存 |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的“志”在何处( )
A.统一天下 | B.消灭袁绍 |
C.废汉称帝 | D.建立魏 |
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认为当时的最高成就有( )
① 蔡侯纸 ② 麻沸散 ③《九章算术》 ④望、闻、问、切四诊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中的“一夫作难”指的是( )
A.戎族攻灭西周 | B.武王伐纣 |
C.大泽乡起义 | D.秦灭六国 |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耀千秋,泽惠世界。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辉煌灿烂的文学】
(1)指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词句分别运用的文学形式。
【绚丽多彩的戏曲】
(2)写出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曲调及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一个新剧种的名称。
【魅力独特的书画】
(3)我国古代有“书圣”、“画圣”美誉的分别是指哪一个历史人物?
【发明发现的国度】
(4)古代某战争场面有“(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的叙述。该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什么时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材料二: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根据材料一回答:
(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创造的新的诗歌体裁是什么?其代表作是什么?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根据材料二回答:
(3) 孔子生活在什么历史时代?
(4)孔子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5)孔子在教育方面有哪些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也,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请回答:
(1)“然操遂能克绍”是指什么战役?
(2)从文中看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什么样的谋略?这个谋略在此后有何成功的实践?
(3)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历史上把这一故事叫什么?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请问他任用了谁进行改革?
(2)战国时期,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改革是什么?
(3)北魏孝文帝也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他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曾定都洛阳的朝代有( )
①曹魏 ②西晋 ③前秦 ④北魏 ⑤东晋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⑤ | C.①②④ | D.②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