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 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
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 D.适者生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活动一:2010年9月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2561年诞辰日。上午,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主要活动己丑年祭孔大典在曲阜孔庙内隆重举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获奖者代表,国际友人代表,社会各界以及济宁市、曲阜市代表敬献花篮。 全场嘉宾向先师孔子行鞠躬礼,随后又举行了《天下大同》乐舞告祭。乐舞气势恢宏,典雅隆重,生动再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历史盛况。
请回答:
(1)祭孔大典以“和衷共济,讲信修睦”为主题,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主干。请问孔子的思想主要是哪两部分?
(2)战国时期继承了孔子思想的是哪位思想家?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活动二:在展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七年级(1)班的志愿者们在宣传中国文化时遇到了些小问题,他们希望同学们能帮忙解决问题。如志愿者刘芳帮助百家争鸣电视台招聘一些栏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员最后入围,请你帮助给他们安排最合适的主持节目。
入围人员:孔子 庄子 孙武 韩非子
(3)人与自然——( )
(4)法制在线——( )
(5)教育论坛——( )
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
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翔同学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李老师发现各项目均有一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图中错误并加以改正。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请举两例。
(3)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假如你班开展一次小型演讲会,请确定演讲会主题名称。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 )
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B.中华民国成立 |
C.中共一大召开 | D.蒋家王朝的灭亡 |
戊戌变法时期,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仁人志士是( )
A.蔡锷 | B.梁启超 | C.康有为 | D.谭嗣同 |
材料一 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材料三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上)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把图1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图2中的革命纲领是哪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纲领?
(3)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的口号?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次年2月l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使中国( )
A.摆脱了殖民统治 | B.推翻了两干多年的封建帝制 |
C.开启了近代化探索 | D.改变了社会性质 |
《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维护哪一个阶级的利益?( )
A.地主阶级 | B.平民阶级 | C.奴隶主阶级 | D.资产阶级 |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引自《李文忠公全书》
材料三: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车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追本溯源……中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借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是哪一派别的言论?为此他们进行的一场运动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他属于材料一中的哪一幅图所对应的运动?这场运动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4)图三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这次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5)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这场运动的主要阵地在哪?
(6)结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的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外国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翔同学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他完成表格内容。
|
侵华战争 |
不平等条约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 |
1 |
鸦片战争 |
|
|
2 |
|
《马关条约》 |
|
3 |
|
|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迫使中国割让香港岛、台湾给侵略者的分别是哪一条约?
(3)允许外国侵略者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是哪一条约?赔款最多的又是哪一条约?
(4)哪一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5)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到19世纪末列强侵华的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
(6)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假如你班开展一次小型演讲会,请你确定演讲会主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军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1) 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使红军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红军长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
(4)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日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历史在这里沉思。世纪末的落日,王朝的落日,文明的落日,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
(1) 材料中“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那几个“读书人”为什么要提出“变”?文中的“读书人”指的是谁?
(2) 材料中的“杀”是谁指使的?原因是什么?
(3) 材料中的“现代化运动”指什么?“这个秋天真的有点冷”,你能说出材料中“冷”原因吗?
(4)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现代化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与( )
A.深化了民主和科学的意识 | B.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
C.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 D.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传播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出管仲改革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展示的是战国时期哪一改革的场景?图二中,改革者舌战对象代表的是哪个阶级?你认为变法中哪些内容会损害这个阶级的利益?
(3)比较这两次改革,在性质、目的方面的不同之处分别是什么?
(4)材料二的改革在当时达到了什么结果?
(5)从以上改革的作用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什么叫近代化?专家的解释是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文化上的多元化。根据这种解释,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的事件依次是:( )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
B.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
C.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 |
D.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