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改革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改革的过程就是学习和创新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  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材料三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所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正是通过这样引进西方文明的改革,日本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材料四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1)材料一的图与话语是什么事件的影响?
(2)材料二是什么事件的内容?学习的是哪国?
(3)材料一、二这两个事件都使其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具体是什么变化?
(4)材料一中的改革在日本历史上的名称是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5)材料四是列宁对什么事件的批判?
(6)材料三、四这两个事件在性质和局限性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请回答:
(1)以上条款出自哪个国家的什么文献?是由哪一个机构在何时通过的?
(2)此文献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3)通过该文献颁布该国开始确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看,说说材料体现的进步意义。
(4)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很多,请你在举出一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国国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从此完全废止。”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哪国的什么文献的内容?发表于哪一年?
(2)上述材料的发布有什么意义?
(3)英王被迫解除“一切隶属关系”是在哪一年?宣布独立的国家全称是什么?该国独立战争具有怎样的性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料一、

史料二、在这次空前规模战役中,双方投入100多个师的兵力,战役中飞机、大炮、 坦克等先进的武器的使用加剧了双方的伤亡人数,共伤亡人数70多万,因此,被称为“绞肉机”。
(1)史料一中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集团矛盾集中体现在哪两个国家?(写出图中的序号)
(2)史料二中的先进武器发明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这次革命对人们的影响?
(3)史料二空前规模战役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4)说出这场战争的名称和性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重视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以下几段文字选自近代几部法令,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
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且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四:宪法规定:这个国家是一个联邦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回答:
(1)材料一这个法令使该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实行这一体制的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个例子。
(2)材料二文献出自哪个事件的法令?为什么说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3)材料三中“自由独立的合众国”指哪国什么?革命的领导者是谁?
(4)材料四“宪法”是指什么?宪法规定该国是一个什么体制的国家?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以上四则法令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共同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和俄罗斯是当代世界较有影响力的国家,让我们共同探索他们的过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殖民地,在欧洲的法兰西等国家的支持下,与大宗主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8年,才最终赢得独立。
材料二 自1863年1月1日起,在任何蓄有奴隶的州或其特定区域里面,其人民将视为背叛联邦,而一切被据为奴隶的人们,应当立即和永远获得自由,美国政府和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和维持这些人的自由,并将不作任何处置制止这些人或人们为了他们真实自由所作的任何努力。
——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
材料三 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不幸的是由于这种敌对情绪,发生了一些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我深信,我们迟早会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诸位是同意我的意见的,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解决好得多。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四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经波及到俄国。不过,此时的俄国仍旧实行农奴制,农奴主们对使用机器并不热心。他们认为,买打谷机要花钱,坏了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最初的打谷机是马拉的),而农奴的劳动却可以一文不费。既然机器完成的工作农奴同样可以完成,为什么要花这份冤枉钱呢?        ——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
(1)材料一中的“大宗主国”指的是哪国?美国最终赢得独立是在哪一年?
(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林肯颁布的哪一法律文献?
(3)材料三中提到的“迟早会解决的问题”,亚历山大二世是怎么解决的?
(4)材料四反映出当时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什么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扣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鸟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这次“生产的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
(3)依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及近代化探索的历史。
【探究一】(1)李明同学对“世界近代社会的发展线索”模糊不清,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用图示法帮助他理清大致线索,完成空白①②③④的相关内容。

【探究二】(2)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回答:
①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60年代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这一时期,中国进行了材料中的第一期探索,这一期探索中的事件有何作用?
②材料中中国近代化第二期进行了两次探索,这两次探索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探究三】(3)追溯大国崛起
①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西方一些大国纷纷崛起。其中,英国率先崛起,并领先于其它国家,说出英国领先于世界各国的表现有哪些?
②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美国在19世纪末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从1776年美国诞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100多年里美国完成了国家崛起。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独立后美国政治权力结构是通过哪一法律文献确立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指出:(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革命横扫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材料二    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两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在这场变革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重大发明是什么?这场变革给英国带来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一动力的发明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空前发展?谁被称为“发明大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12月初,美国参议院通过表决,承认日本实际控制钓鱼岛,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极端愤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以来,随着世界连成一体,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18-19世纪,在北美大陆上,美国两次血与火的洗礼,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二    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它不仅关系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一定意义上也超过两国的范畴……对话比对抗好,合作比遏制好,伙伴比对手好。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发现美洲的航海家是谁?美国诞生以前北美大陆是西方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2)“美国两次血与火的洗礼”具体指什么事件?它们对美国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中美两国关系应如何处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中的“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其性质是什么?为发展经济,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对这两国的共同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法、美的资产阶级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从此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远在大洋的中国也深受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0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说:“国王是法律的创立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而在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 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土著人、殖民者和贩卖来的黑奴构成这块新大陆的居民。长期融合后产生了新的民族,并宣告了国家的独立。以后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该部宪法为日后许多国家成文宪法的制定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材料三 “宣称:人生来是自由的……法律面前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1)《权利法案》确立了一个什么样的权力原则?该法案的颁布使英国成为什么样政体的国家?
(2)材料中北美产生的新民族是什么?宣告独立的文献是什么?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这是对近代史上哪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理念的成功实践?
(3)该文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领导的哪次政治运动也进行了类似的探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九年级一班的同学正在进行“中俄两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吧。
第一组同学搜集到以下图表

第二组同学从课本中找来以下资料
材料一 毛泽东有过一段非常形象的描述。他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三组同学从网上找到如下资料
材料三 2001年7月,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奠定了两国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对于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对扩大中俄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和双方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1)图一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l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哪一政策的实行?这一政策在农业上的措施是什么?
(2)从图二你可以得到的主要信息是什么?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农村实行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
(3)为改变材料一中的局面,建国初期我国制定了什么经济发展规划?
(4)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说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努力地“做到这一点”。
(5)据材料三指出中俄两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有何现实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和源泉。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及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北师大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  1889年,巴黎再次承办世博会,……由于采用了电灯照明技术。这也成为第一次晚上也开放的世博会。……为迎接这次盛会,巴黎为埃菲尔铁塔安装了一部电梯,参观者可以直达顶层。
(1)中国的“技术发明”不断传入西方。汉代架构的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什么?在中国传入欧洲的诸多发明中,其中一项发明为欧洲革命提供了军事武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这里的中国“一项发明”和“欧洲革命”的性质分别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工场手工业”生产方式在工业革命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情景的出现,得益于第几次工业革命?这次革命将人类推进到什么时代?
(4)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5)当我们欢呼科技发明给我们带来物质上的充裕与精神上的满足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我们的天空不再蓝了,河水不再绿了,这告诫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在美国独立前,种植园经济为资本主义工业提供原料,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起到配合的作用,因而得以存在并发展。出于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共同要求,种植园主和北方资产阶级走到一起,共同领导了独立战争。但是种植园经济排斥自由雇佣劳动制度,把奴隶视为私有财产,因此,双方的对立是不可避免的。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资产阶级必然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随着南北经济的发展和领土的扩张,双方在市场、原料、关税、劳动力、奴隶制扩张等问题上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只能通过战争的手段解决。种植园经济作为一种野蛮落后的制度被历史否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市场、原料、关税、劳动力、奴隶制扩张等方面,以“美国南、北方的诉求”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不少于 100 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表述清楚,史论结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