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习近平主席今年11月26日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同专家学者代表座谈时表示,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使其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根据相关史实回答:
(1)孔子他的言论收集在哪一本书中?他在思想方面提出了什么学说?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有何影响?
(2)习近平主席表示,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使其在新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作为当代青年学生你会从孔子那里学到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可举二例),你如何评价孔子?( 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践探究题:良好的班集体是同学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同学们都关心、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希望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请你分别利用墨、儒、道、法、兵家的主张为班集体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请回答:
(1)孔子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
(2)孔子作为伟大教育家,他对古代教育有哪些杰出贡献?请你列举他的教育名言2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材料二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1)材料一所说的是哪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建于何地?
(2) 该工程是何时、由何人主持修建的? 有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伯禹”是谁?为什么把他与李太守相提并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引用商鞅语
请回答:
(1)商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
(2)根据你的判断,商鞅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4)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1年1月11日,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许多海内外华人在雕像前虔诚地祭拜着“一代圣贤”孔子。2000多年前他是鲁国人,500年后成为中国人,又过了500年成了东亚人,现在要让孔子成为世界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材料二:(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重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
——梁启超:《世界伟人》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援引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如何来实现这一主张?
(2)你认为孔子的政治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否实现?为什么?
(3)结合材料二,谈谈孔子在教育方面作出了哪些贡献?请列举一例孔子在教育方面的名言。
(4)材料三中梁启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概括指出其评价的主要依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内容,反映了谁的观点?
(2)反映他对学生提出的什么要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会往者……之不宁(贵族干政),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三  

(图片说明:1975年湖北云梦县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表现了变法后秦人的“尚武”精神。秦国商鞅量是秦统一后官定标准升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什么社会变革?其变革的思想源自诸子百家哪一家?试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概括变革的时代背景。
(2)材料中的“商君”指的是谁?比较材料一、二,引用材料原话指出该变革前后秦国在诸侯列国中的地位变化。
(3)从史料类别而言,指出材料三与其它材料的属性差异。
(4)一场变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请你依据这个标准判断上述变革是否成功,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填史,看下图并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上图是什么时期、在什么河流上、由谁负责修筑的什么工程?
(2)这项工程由哪几部分组成?
(3)说说这项工程的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原文大意:不论气候如何变化,人们都能够避免旱涝灾害。所以成都平原没有荒年,人们也没有挨过饿,天下人把它称为“天府”。)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水利工程建成后的情况?
(2)该工程是什么时候由谁主持兴建的?建在哪条河流上?
(3)该水利工程由哪几部分组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本大题共24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据统计,公元前6世纪—公元1世纪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已达50%,之后的比例更大。请列出从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大科技成就。(要求:至少6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2007年9月,以“走近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拉开帷幕。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请回答:
(1)孔子是哪个时期的历史人物?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孔子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中国古代教育做出了哪些贡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识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是谁?
(2)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弟子整理什么一书,记载他的言论?
(3)他的主要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4)他在我国历史上有何地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回答:
(1)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言论?
(2)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3)他还提出了哪些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请举出两例)
(4)你认为哪一句对你影响最深刻,请说说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并回答问题

(1)此人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
(2)请列举他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三句名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