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结合古代文化史,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人的勤劳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
C.法兰克人用手在废墟上建起强大的国家 | D.欧洲的发展主要是汲取了亚洲人的智慧 |
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 B.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 |
C.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 D.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 |
下列有关古代文明冲撞与融合的叙述,错误的是
A.阿拉伯人充当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
B.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传播与交流 |
C.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向单一,即西方向东方学习 |
D.马可·波罗是促进东西方文化和平交流的杰出代表 |
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途径和方式,主要有和平交往和暴力冲撞。以“暴力冲撞”打破亚欧大陆相互闭塞局面,促进不同民族和文明融合的历史事件有
①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亚历山大东征 ④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 ⑤希波战争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欧洲一位大旅行家在13世纪对盐城这块古老大地描绘到:“在城市和海岸的中间地带,有许多盐场,生产大量盐”。这位大旅行家是
A.哥伦布 | B.查理•马特 | C.马可•波罗 | D.但丁 |
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0到9十个数字,把它称为“阿拉伯数字”。其实,“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不是阿拉伯人,而是( )
A.中国人 | B.古印度人 | C.古埃及人 | D.古希腊人 |
下列关于马可·波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他是一个意大利旅行家,元朝时来到中国 |
B.在中国生活了17年,回国后根据自己在东方的见闻,写成了《马可·波罗行纪》,掀起了古代“东方热”,刺激西欧人开辟新航路。 |
C.他到过中国的许多地方,每到一处都要认真考察当地的物产和人情 |
D.到达中国后受到元世祖的赏识,在宫廷中担任官职 |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七百多年前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无疑是位先驱,反映他经历和见闻的著作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这部“奇书”是
A.《马可·波罗行记》 | B.《天文夜谭》 | C.《奥德赛》 | D.《荷马史诗》 |
阿拉伯数字是东方文明的重大成果。创造发明“阿拉伯数字”的是
A.古埃及人 | B.古印度人 | C.阿拉伯人 | D.中国人 |
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说“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的一部书是( )
A.《大唐西域记》 | B.《马可·波罗行纪》 | C.《神曲》 | D.《战争与和平》 |
“阿拉伯数字”是东方文明的重大成果。发明和创造“阿拉伯数字”的是( )
A.波斯人 | B.阿拉伯人 | C.古印度人 | D.古埃及人 |
在古代历史上,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的是( )
A.古埃及人 | B.古巴比伦人 | C.阿拉伯人 | D.意大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