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人民在社会习俗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得益于哪件大事的发生
A.戊戌变法 | B.新文化运动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被引入到中国。它最初被用于哪一方面
A.传播新闻报道 | B.方便商品贸易 |
C.传递军事政治信息 | D.方便亲友间的联系 |
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 )
A.唱着《义勇军进行曲》,投身于抗日洪流中 |
B.观看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
C.翻阅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
D.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外大事 |
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对下列表格中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项目 |
以前 |
现在(清末民初) |
日常生活 |
无照相、电影 |
照相、电影的传入和流行 |
发式 |
清军入关后男子留有长辫子 |
剪辫子 |
人际称谓 |
老爷、夫人 |
先生、君 |
服饰 |
长袍、马褂、旗装 |
西服、中山装、旗袍 |
A.照相术于20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
B.剪辫子只是人们审美的变化。
C.人际称谓的变化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D.变化后的服饰全盘西化。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在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首条铁路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的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这条铁路是( )
A.平汉铁路 | B.滇越铁路 | C.淞沪铁路 | D.京张铁路 |
1915年张老太爷从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饭 |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 |
C.观看电影《定军山》 |
D.拖着长辫的男人在用油票和布票买洋油、洋布 |
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团体内部一般称“同志”。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称夫人、女士、小姐等。这种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什么新观点
A.平等观念 |
B.民主观念 |
C.自由观念 |
D.等级观念 |
对下表中中国近代的几个第一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京师大学堂 |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
B |
《奏定学堂章程》 |
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
C |
《申报》 |
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
D |
商务印刷馆 |
中国近代第一家印刷馆 |
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屐 |
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
C.宣读婚誓,携手同归 |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
“谁不愿录下生活的浪花,谁不愿留下青春的倩影(美好的形象)。”下列各项中能够使你留下青春的倩影的是:
A.照相 | B.剪发辩、改称呼 | C.电报 | D.旗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