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
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
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
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
剪辫、易服和停止缠足使我国社会习俗开始有较大改观,这主要应该归功于( )
A.鸦片战争 | B.洋务运动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
A. | 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 B. |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C. | 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 D. | 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
下列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影只有在城市才能看到 |
B.报纸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发行 |
C.轮船只出现于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 |
D.照相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
“街上到处都是五花八门的广告。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文中的情景,最早可能发生在( )
A.洋务运动之后 | B.戊戌变法之后 |
C.辛亥革命之后 | D.新文化运动之后 |
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 )
A.解放战争时期 | B.改革开放前 | C.20世纪末 | D.21世纪初 |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了“大人”“老爷”等官场的称呼,代之以“先生”“君”等称呼。这体现了( )
A.资产阶级追求享乐的思想 | B.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
C.资产阶级的等级观念 | D.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 |
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事物,辛亥革命后生活在上海的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A. | 坐轮船或火车出差 | B. | 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
C. | 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 D. | 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
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近代中国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 )
A.《中外纪闻》 | B.《国闻报》 | C.《民报》 | D.《申报》 |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如果你生活在20世纪初的上海,你可以做到的事情有:
①看《申报》 ②看电视 ③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④拍电报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
A.新式学堂注意培养人才 | B.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 |
C.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 D.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 |
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 )
A. | 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 |
B. | 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
C. | 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
D. | 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
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事物,辛亥革命后生活在上海的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A.坐轮船或火车出差 | B.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