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其内容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提出的思想主张类似(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

A.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了“大人”“老爷”等官场的称呼,代之以“先生”“君”等称呼。这体现了(      )

A.资产阶级追求享乐的思想 B.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C.资产阶级的等级观念 D.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挽救中华民族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无法形成对应关系的是(      )

A.詹天佑——京张铁路的修建 B.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C.严复——译述《天演论》 D.林则徐——《海国图志》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和政府历来关注“民生”,人大代表也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诗中所说的“两劫”是指(      )
①鸦片战争期间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③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④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近代中国,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出现了下图局面(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下列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对新疆的争夺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D.实现了民族独立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诗句“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杀清妖”描写的情景会出现在(     )

A.鸦片战争中 B.义和团运动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太平天国运动中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对联赞颂的是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左宗棠 D.邓世昌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905年的《申报》中可以阅读到的信息有(      )
①废止科举考试    ②创立中国同盟会    ③京张铁路通车    ④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拍摄成功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38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

A.1946年 B.1947年
C.1948年 D.1949年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将刘亚洲评述120年前的中日战争时,认为清朝的甲午之败是制度之败。其原因在(    )

A.削弱地方的中央集权 B.不合时宜的科举制度
C.对外国交往的闭关锁国 D.洋务运动中的中体西用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和人民富强的前提是(     )

A.进行实业救国 B.发展资本主义
C.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进行西方式的工业革命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列强的坚船利炮带来了屈辱的条约。下列条约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冲击最大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瑷珲条约》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武汉人说:“张之洞对武汉的贡献很大,武汉人应该记住他。”张之洞留给武汉人的遗产是(    )

A.汉阳铁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京张铁路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列举出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⑴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⑵ “中国近代西学第一人”:               
⑶ “变法流血第一人”:               
⑷ 首先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列举出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⑴ 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⑵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⑶ 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               
⑷ 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⑴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
改正:
⑵ 八国联军侵华由美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    )
改正:
⑶ 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    )
改正:
⑷ 兴中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改正: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陈旭麓指出:“清朝自我封闭于世界潮流之外,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肯醒来。”
⑴ 材料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对中国产生怎样的消极影响?
材料二:
   
⑵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填出图中空白处内容。
⑶ 依据当时的国情,你认为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⑷ 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经历哪三个阶段?
⑸ 结合以上探究,你对中国近代史的艰难起步有何认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我国悲惨的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而今棘手的问题也是海洋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 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不断地侵略中国。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及其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材料一: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
⑵ 与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⑶ 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 “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件?由“藩篱尽撤”你会想到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
(4)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些争端?(至少写出两点,2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鸦片战争的失败,惊醒了国人“天朝上国”的魔幻,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奔走呼号,探索救国救亡的道路,形成了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师夷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⑴ 依据材料一回答魏源在该书中提出的著名思想主张是什么?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于国民共议一国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⑵ 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材料三:不管你支持还是反对辛亥革命,它已经发生了,并且已经造成了推翻清政府,终结中国的君主制度的事实。辛亥革命后尽管出现反复,但它确立的共和、民主和富强的发展方向没有改变,也不可逆转。
——《近代史研究》
⑶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为使中国走上“共和、民主和富强”的发展道路提出了什么核心思想。辛亥革命的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材料四:所谓立宪(君主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觉醒)其居于主人的主动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醒》
⑷ 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观念是什么?为此,他在新文化运动中打出了什么旗号?
⑸ 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是什么?并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市五校八年级上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