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的表与图,按照问题提示回答
时间 |
远古人类 |
约170万年 |
1 |
2 |
北京人 |
3 |
山顶洞人 |
约7000年 |
4 |
5 |
半坡人 |
6 |
7 |
表一
图一 图二
(1)在答题卡上按指定序号填写表一的内容
(2)图一名称是 出土于 遗址
图二的名称是 出土于 遗址。
(3)由图得知,原始农耕时代陶器主要有两种即 和
(4)仔细观察陶器上的图案,想一想,这些图案说明了什么?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之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原文大意: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圣人建造房屋,改变了居住环境,人们住进去躲避风雨。
分析回答:
(1)什么时期什么人开始造房屋?
(2)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二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请回答:
(1)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期?
(2)材料一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二反映了“上古之世” 的人民生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我们获取历史信息的途径有很多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组文物图片(见下图)
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 河姆渡陶器上的稻穗纹 半坡出土的纺轮
(1)据材料一中的文物,可以获得关于山顶洞人、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哪些信息?
材料二 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见下图)
(2)据材料二,指出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材料三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记》
(3)材料三涉及了西周时哪一政治制度?西周在实行这种制度时,哪些人可能被分封为诸侯?
(4)上述材料分别来自文物、传说和史书记载。指出其中哪一种提供的历史信息最为可靠?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图片学史】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图一 图二 图三
(1)从图一中的远古人类头部复原图看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那么这是什么人?图二我们称这是什么式样的房子?它是哪一原始居民建造并居住的?
(2)图三中首先称霸的是谁?为扩充疆界,他又打出了什么旗号?
【方式二 新闻学史】
新华网报道:“三月三,拜轩辕”2015年4月21日,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3)新闻中的“轩辕”指的是谁?因为“轩辕”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
【方式三 成语学史】
成语“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典故: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头头是道,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一场战役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四十万赵军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后用来比喻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4)材料中的战役指的是哪场战役?想想一下,这场战役有何影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请回答:
(1)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材料一中图A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图B所指的工具更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图D工具的使用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根本原因。请按先后顺序写出这三类生产工具的名称。(1分)
(2) 我国历史上灿烂的青铜文明是指哪一时期的文明?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1分)
(3)改革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请问哪次改革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土地问题改革是如何规定的?(1分)
(4)根据材料三,秦开创的什么制度成为以后中国三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础?(1分)
史实材料与历史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史 实 材 料 |
历 史 推 论 |
正确与否 |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
这一考古材料说明北京人已经使用火并管理火种 |
|
2.禹死后,启继承了最高统治者的位置。 |
这一史实说明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代替,这是历史的倒退。 |
|
3.在殷墟的一处窖穴中,曾发现400多把使用过的石镰刀。《史记》记载:商朝时宫廷“以酒为池”,酗酒成风。 |
这说明商朝农业生产的规模已相当大,粮食生产相对充足。 |
|
4.梁启超在《战国载记》中说:“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
这段话可以看出战国后期统一是历史的必然,秦始皇的统一行动是顺应当时历史潮流的。 |
|
5.《汉书·刑法志》记载秦始皇时期“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 |
这些现象说明了当时社会治安混乱,人们的法制观念淡漠 。 |
|
6.近年来,在平壤附近的古墓中出土了大批汉代文物,其中有蜀郡制造的漆器。 |
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朝鲜在汉朝就和中国有往来。 |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此后,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又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它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成堆的灰烬、炭块和燃烧过的角、骨、石头以及大量的朴树籽……”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远古人类名称是什么?
(2)该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人类已在使用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4)你能从材料中获取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5年,我国冰川学家在云南省元谋盆地进行科学考察,在地层中发现了两颗牙齿化石,后经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门齿。后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几件打制的石器,以及一些零星散布的炭屑,两小块烧骨。
材料二 至2009年6月,中国已有38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20世纪20年代出土了较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而闻名于世,尤其是1929年发现了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从而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请完成:
(1)材料一中提到的是什么遗址?它距今大约多少年了?
(2)材料二中提到的这个文化遗址是什么?在这里还发现了什么远古人类的遗址?
(3)作为中学生你如何看待材料中提到的中华文化遗址?
神话与传说,一个偏重于人神起源万物初始的来历,一个偏重于口头流传的关于世界来源及英雄故事的说法。考古发现时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历史研究就是探究历史的真相。请你观察下列图片后思考问题。
图1 半坡人面鱼纹盆 ——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
图2 女娲补天的传说,出自古书《淮南子》。
图3 河姆渡猪纹陶钵——1973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猪纹钵。
请回答:
(1)图1、图3属于史料类别的哪一类史料?( )
A、实物史料 B、文献史料
(2)上述图片放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历史?要了解北方氏族应选哪一考古发现?
(3)图1、图3说明我国原始农耕时期,哪方面的技术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4)上述哪两幅图片提供的史实最可靠?
(5)根据上面三幅图片提供的信息,概括回答你获得古代史知识有哪些途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工具、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请回答:
(1)最早使用材料一中耒耜进行农耕生活的我国原始居民有哪些?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中 :图二的农具最早出现什么时期?哪项技术的应用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材料二中江南地区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这时期江南的开发对后世有什么深远影响?
(4)今天我国要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你认为政府该怎样做?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家出发了,洞里留下了少数几个上了年岁得人。从动作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留下来,并不仅仅是为了照顾小孩,而更重要的是看管火种。
——贾兰坡《数十万年前的日日夜夜》
材料二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材料三 “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气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恩格斯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的原始居民可能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
(2)材料二反映的“这一历史阶段”最早始于什么原始居民时期?
(3)从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作用方面,谈谈你对恩格斯这段话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分布较为密集。”
——《中国原始社会史》
(1)指出材料一中“云南”所在的重要原始人类遗址是什么?
材料二:中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图
(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什么区域?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黄河、长江为什么被称作是我们的母亲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阅读材料回答: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这种远古居民是以怎样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的?
有人说,历史就是已经过去的一切。先辈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我们来一起追寻历史的影子!
方式一 考古发掘
考古工作者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的岩洞里发现了不少头盖骨化石,先后发掘出土了100多块属于40多个原始人的骨化石,10多万件石器和石片,大量灰烬和100多种动物的骨化石。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1)考古学家常依据原始人遗址的出土地来命名原始人类,那么发现于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岩洞里的原始人类被我们称为什么人?遗址出土了大量灰烬,请您合理推测原始人类已经使用了什么?
(2)据古生物学家考证,他们生活的地方丛林茂密,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群居的生活,请你揣测:他们为什么采取这样的生活居住方式?
方式二 实物图片
(3)观察上述图片。图一表明春秋时期农业出现了哪种新型耕作方式?图二中,铁制农具的使用,会对农业生产发展有怎样的推动作用?
(4)“尊”是大中型盛酒器和礼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你认为,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反映国家的实力如何?
方式三 古籍古谚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原文大意:将同姓子弟亲属分封为地方诸侯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5)“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初年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西周初年周王实行这种管理制度出于什么样的目的?
(6)除了上述几种方式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古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