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县青杠初中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揭开我国历史第一页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的牙齿化石出土于( )
A.北京 | B.陕西 | C.云南 | D.四川 |
假如时光回淌,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可能最早品尝到了香喷喷的米饭?( )
A.北京周口店 | B.陕西半坡村 |
C.浙江河姆渡 | D.山东大汶口 |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它主要是由哪两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 )
①炎帝部落 ②黄帝部落 ③尧部落 ④舜部落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④ |
我国古代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是( )
A.禹准备让位给伯益 | B.尧传位给舜 |
C.启打败有扈氏 | D.禹传启,家天下 |
在大型动画片《哪吒》中,有这样的情景,哪吒帮助姬发一起去讨伐暴君。姬发就是( )
A.商汤 | B.周文王 | C.周武王 | D.周幽王 |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
A.城濮之战 | B.桂陵之战 |
C.马陵之战 | D.长平之战 |
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显示了下哪一个诸侯王的野心( )
A.齐桓公 | B.楚庄王 | C.晋文公 | D.宋襄公 |
战国中期,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打败魏国的军事家是( )
A.孙武 | B.孙膑 | C.吴起 | D.伍子胥 |
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
B.农业技术的进步 |
C.水利工程的兴修 |
D.农业产量的提高 |
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在( )
A.公元前359年 | B.公元前356年 |
C.公元356年 | D.公元359年 |
秦朝一统天下影响深远,后人以诗赞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六王毕,四海一”。“六王毕”、“四海一”共指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公元前230年 | B.公元前221年 |
C.公元230年 | D.公元221年 |
下列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中,属于经济方面的是( )
①统一文字 ②统一货币 ③统一度量衡 ④统一官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就反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商鞅变法 | B.秦灭六国 |
C.陈胜、吴广起义 | D.楚汉之争 |
秦末农民战争中,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 B.长平之战 |
C.楚汉之争 | D.城濮之战 |
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支柱和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团结和进步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同时儒学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追溯历史,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始于( )
A.春秋 | B.战国 | C.秦朝 | D.西汉 |
王国问题曾让汉文帝和汉景帝伤透了脑筋,而汉武帝不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此问题。追忆历史,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颁布“推恩令” | D.实行郡县制 |
阳关和玉门关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尽头,两汉时人们将两关以西的地方称为( )
A.大秦 | B.西域 | C.安息 | D.新疆 |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 )
A.138年 | B.119年 |
C.前138年 | D.前119年 |
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这里的“他”指的是( )
A.张骞 | B.董仲舒 |
C.汉武帝 | D.班超 |
名称 |
时间 |
内容 |
春秋争霸 |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从此,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了严重危机。 |
战国争雄 |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
春秋之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这时,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也更少了。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争雄。 |
以下表述是从表中信息中得出的,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划“√”;违背了表中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表中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请把做好答案填入后面的表格中。
(1)春秋战国实际上是东周的两个时期。( )
(2)出现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局面均与西周王权衰落有关。( )
(3)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之所以被称为“春秋时期”,与孔子修订鲁国史书《春秋》有关。( )
(4)战国后期,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
(5)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国家分裂持续了五个多世纪。( )
观察下图,请回答:
(1)请在上图的方框内填入丝绸之路的起点。(古地名)
(2)请你说说当时以此地为起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哪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成为丝绸之路开辟的关键?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二 “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请回答:
(1)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期?
(2)材料一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二反映了“上古之世” 的人民生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读材料,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文中卫鞅指的是谁? 他曾在哪个国家实行变法?文中的孝公是谁?
(2)请根据材料指出卫鞅变法的原则是什么?
(3)上述材料体现了卫鞅什么思想主张?
(4)请举出卫鞅变法的内容.
从秦汉时期起,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和汉武帝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秦是在谁的领导下完成统一的(人名)?汉的鼎盛时期出现在谁在位时?(人名)
(2)秦汉政权都曾受到北方强悍的少数民族——匈奴的威胁,为此秦朝和西汉政府都采取措施来解除匈奴的威胁、巩固统一,请各举一措施。
(3)为巩固统一,削弱地方权力,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