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A.平息了东南沿海倭寇 | 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 D.统一了女真各部 |
材料分析题(本题共6分)
材料一经过张骞等所开辟的这条通商道路传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汉武帝所喜爱的大宛马自不必说,还有地毯、毛织物、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另外,中国产的丝织品、瓷器、漆器也传到了西方。——摘自丝博网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隋唐宋元以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后来被称作什么?概括指出它的开辟有什么积极影响?
(2)列举两例“隋唐宋元”时期我国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下面图片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A.祖国统一 | B.民族团结 | C.中外交往 | D.抵抗侵略 |
观察下列图片,请回答:
图一图二图三
(1)图一、图二反映历史事件的名称是什么,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3 分)
(2)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3)图一、二和图三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结束后,对外交往逐渐减少,到清朝导致了什么局面的出现?
如图,“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下图人物的思想,他是()。
A.岳飞 | B.郑成功 | C.郑和 | D.戚继光 |
下列人物中,与抗拒外侵无关的是()。
A.岳飞 | B.戚继光 | C.文天祥 | D.黄巢 |
体验历史: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请回答:
(1)郑和远航的出发点是哪里?最远抵达哪里?
(2)当时你若是一名商人,你会携带哪些你认为销路好的商品?(举两例,2分)
(3)郑和作为“世界海洋第一人”,有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的?
(4)请说说纪念郑和远航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如图,观察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2)图三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这次活动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和明朝什么样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有什么积极作用?
(4)图四说明清朝采取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5)唐、明、清的对外政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启示?
每艘船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8分)
友谊之船 如图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 “遣唐使”回国后,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与哪一改革有关?(1分)
(2) 郑和远航和西方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在目的上有什么不同?(2分)
冲突之船 如图
(3) 日本从被迫开国到打败北洋舰队,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1分)
(4) 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
革命之船 如图
(5) 图5所示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重大意义?(1分)
(6) 图6反映哪一历史事件?(1分)
15世纪上半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①马六甲海峡 ②红海沿岸 ③印度半岛 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 B.郑成功 | C.康熙帝 | D.左宗棠 |